泰坦号残骸中发现疑似人类遗骸
据美国相关媒体报道,美国海岸警卫队在6月28日称,美国深海潜水器“泰坦”号发生内爆的残骸已被打捞出水,在残骸内部发现疑似人体遗骸。残骸打捞当天,已被运往加拿大纽芬兰的一个港口,准备运回美国进行进一步调查。
此前美国的搜救潜水机器人就曾在泰坦尼克号沉船附近3800米海底发现了疑似“泰坦”号潜水器的部分残骸,经过全面搜寻后,找到了驾驶舱部分,搜救队确认残骸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打捞计划,并于近日成功将相关残骸打捞出水。
这些残骸将帮助美国对“泰坦”号潜水器内爆原因的调查。美国海岸警卫队队长贾森·纽鲍尔表示:“要调查导致泰坦号灾难性事故的原因,以便确保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接下来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完成。”
内爆的“泰坦”号潜水器出事前搭载了5名乘客,其中1名是英国的亿万富豪,还有一名是该潜水器公司的总裁。6月18日,该潜水器来到泰坦尼克号沉船海域,准备对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沉船进行参考。泰坦尼克号沉没在3800米深的海底,潜水器要下潜到这个深度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在潜水器下潜1小时45分后,突然与水面母船失去了联系。
经过多方联合搜救后,美国海岸警卫队22日表示,“泰坦”号在沉船地点附近发生“灾难性内爆”,在随后的搜寻中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发现了潜水器的残骸,并确认5名成员已经全部遇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海岸警卫队已宣布泰坦号潜水器的失事为“重大海上伤亡事故”,海岸警卫队将领导调查。打捞的潜水器残骸和人体组织将送往美国相关机构进行检测和调查。美国专家指出,该潜水器下潜到3800米左右的深度时,潜水器外壳承受的压力将超过了40兆帕,相当于上万吨重的埃菲尔铁塔直接压在了潜水器上,这样的压力是非常可怕的。
目前尚不清楚潜水器内爆的原因和时间,此前搜救队曾探测到规律的敲击声,不知道是不是潜水器在海中等待救援时,里面的成员敲击潜水器而发出求救信号。
1、泰坦号证实内爆,5名富豪遇难
经历了80多个小时的搜救,一艘遥控水下航行器在距离泰坦尼克号船头50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泰坦号潜水器的残骸。
这意味着2023年6月18日失踪的泰坦号潜水器在水下发生了内爆。
根据OceanGate公司发布的声明,船上的五名成员,包括泰坦号公司OceanGat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ockton Rush、前法国海军指挥官Paul-Henri Nargeolet、英国著名商人Hamish Harding,以及巴基斯坦裔英国商人Shahzada Dawood和他19岁的儿子,均已死亡。
值得庆幸的是,这五个人没有经历氧气慢慢耗尽的濒死感受,而是什么也不知道,也感受不到痛苦的内爆中瞬间死亡的。
2、2023年泰坦号潜水器事件
6月23日,该事件被认为是“重大的海上伤亡事故”,目前正在接受事故原因的调查,尸体也还没被打捞到。由于乘客属于不同的国家,且为各行各业的富豪,身价都是亿万级别的,因此OceanGate恐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诉讼和赔偿。
OceanGate是一家私营公司,其中一项业务就是用潜水器将客人送到泰坦尼克号沉船处参观,地址位于纽芬兰海岸400海里,深3810米的海底。
一趟旅程为期8天,一次可乘坐5名,包括1名驾驶员、1名导游和3名游客,1名游客费用为25万美元。
泰坦号是OceanGate公司联合其他机构开发建造的,长6.7米,重达10.4吨,和一辆大卡车差不多大,外形像蚱蜢,前端有一个圆形的透明窗口,可观察外面的海洋,里面是有厕所的。而舱内空间比较狭小,五个人几乎只能盘坐在舱里。
为了确保安全,人一旦进入潜水器,舱门关闭后,只能从外部打开。在水下,潜水器没有GPS定位,靠和地面船只通讯发出地点坐标实现监控,信息通讯15分钟一次。
泰坦号在水下可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转弯这些是靠一个由游戏控制器改进的装置来完成的。
首秀是在2021年7月,这一年总共进行了6次潜水,2022年进行了7次,而这一次是2023年的首次下水,由于今年纽芬兰天气比较恶劣,今年的下水计划也就这么一次,没想到就出事了。
3、泰坦号潜水器是试验性船只
据OceanGate对外宣传的内容来看,泰坦号潜水器有7套备用的逃生系统。
即使舱里5个人都失去知觉了,一定时间后,船体上绑着漂浮袋的束缚装置会被溶解,漂浮袋会上升,将船只带上水面。
而且船舱里的空气也够5个人生活96小时,只要海面上的船只接收到信号,就能立马去救人的,是不可能发生如此惨烈的伤亡事件的。
但事实上,计划再周密,该公司唯独没有考虑船体水下压力的因素,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被认定为是内爆。
内爆和爆炸是相反的,爆炸是作用力向外,而内爆则是作用力向内。
潜水器位于海洋深处,会承受很大的水压,海洋深度3000米处,压强大约是标准大气压的309倍,明显大于船舱里面的压强。但凡船体出现一点破损或者超过承受压力的阈值,潜水器就会剧烈内缩坍塌,导致潜水器爆炸。
在巨大冲击下,5名船员也会瞬间死亡,没有任何痛苦。
在如此危险的深海中,泰坦号却只是一艘没有任何资质认证,也不受监管的试验性船只,而OceanGate公司对泰坦号也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
首先,泰坦号是在国际水域运营的,不接受安全法规的约束,也没有其他监管机构可以检验其安全性;
其次,该公司在网上表示,泰坦号是公司与NASA、波音以及华盛顿大学的专家联合设计和制造的,但在泰坦号出事后,这三个机构均表明没有参与设计和测试。
第三,泰坦号的船体采用了实验性的设计,它没有选择常用的钢、钛和铝这些材料,而是选择了碳纤维和钛,相比较碳纤维比这些金属材质更轻,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
但是这种材质在深海中是否稳定,能承受的深度是多少是不确定的,因此泰坦号可以说是一艘不成熟的船只。
这一点,OceanGate是知道的。所有进入潜水器探险的人,都会签署一份确认书,大致意思是他们知道这是一艘试验性船只,未经过任何监管机构认证和批准,有可能会出现身体伤害、残疾和死亡等等一系列不好的事故。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公司的创始人Stockton Rush本人就是一个“疯狂的冒险家”,他一直认为不应该用安全标准来限制商业创新。
他也曾说过:“你要是想安全,最好什么都不做,就躺在床上不起来!”
他的这种思想一直是整个公司发展的行为指南。
2018年的时候,OceanGate公司的海洋运营总监认为泰坦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前端透明窗口部分,可能最大能到达的深度为1300米左右,只有泰坦尼克号沉船深度的1/3,希望能进行相关的测试和改进,但当时的Rush并不接受,声称评估和安全认证是浪费钱,并起诉了他。
同一年,海洋技术协会也写了一封信给Rush,强烈建议不要将试验阶段的潜水器用于商业旅行,万一出事,会让整个潜水行业都受到严重打击。Rush同样也没在意,只认为:行业标准正在扼杀创新。
4、失联时间线
当地时间6月18日,搭载五名乘员的“泰坦”号深海潜水器在加拿大东部海域下水后失联。“泰坦”号是由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推出的商业潜水器,该公司自2021年起开始提供探索“泰坦尼克”号沉船水下残骸的服务,售价为每人25万美元。
这次失联的五名乘员包括海洋之门创始人托克顿·拉什,以及四名付费参加探索的“任务专家”:英国富豪米什·哈丁、前法国海军潜水员保罗·纳尔热莱、巴基斯坦裔商人沙扎达·达伍德与他的儿子苏莱曼。
美国海岸警卫队19日证实,“泰坦”号已失联一天多。美国和加拿大出动飞机、舰船展开搜寻。直至当地时间20日,搜救仍“未取得任何结果”,而失踪的潜艇仅剩大约40小时的氧气支持。美国海洋学家大卫·加洛博士分析认为,失踪的潜水器可能已经“内爆”,被撕成碎片。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加拿大军方在搜索海域水下探测到噪声。但搜救人员利用水下机器人搜索该区域后并没有搜索到目标。潜水器中的氧气支持预计将在当地时间22日上午耗尽,但搜救仍在继续。
5、“灾难性内爆”
当地时间22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泰坦”深潜器已在沉船地点附近发生“灾难性内爆”,5名乘员全部死亡。根据公布的信息,搜救队在水下3800米的“泰坦尼克”号残骸船头附近发现5块主要的潜水器碎片,没有迹象显示“泰坦”号深潜器曾与“泰坦尼克”号残骸发生过碰撞。
关于此前搜救过程中探测到的“水下噪音”,海岸警卫队表示与“泰坦”号深潜器残骸无关。在场有专家表示,潜水器可能在失联的那一刻就已经发生了“内爆”。
何为“内爆”?“内爆”通常指潜水器遭强大水压急速压毁。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副教授阿里克·弗西尔发表文章指出,“泰坦”号的压力容器由钛和复合碳纤维组合制成。在深潜的情况下,钛和碳纤维是具有巨大不同特性的材料。复合材料有可能出现“分层”,导致增强层的分离。这将产生一个缺陷,即由于水下压力而引发瞬间内爆。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这艘潜水器会被数千米水柱的重量压倒,立即塌陷。
6、“死神”早已来临
美国投资富豪布鲁姆和他20岁的儿子原本也计划乘坐“泰坦”号参加探险,但他最后打了退堂鼓。当布鲁姆还在感叹自己“死里逃生” 时,他可能并不知道,他们躲过的“死神”其实早就来到了“泰坦”号深潜器——推出“泰坦”号的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曾在5年内数次面临安全警告。
曾经乘坐过“泰坦”号参加探险的乘客纷纷曝出自己“可怕的经历”。美国科学作家大卫·伯格表示,在进入潜水器开始探险之后,他才知道潜水器的操控是通过一个类似游戏手柄的装置来进行的,而他们所签署的风险免责协议书,仅在第一页就提到了三次“死亡的可能性”。美国制作人麦克·里斯也提出,他此前参与的探险过程也曾经出现和水面失联的情况。
事故发生后,业界人士再次对私人潜水器产业缺乏监管规范的现状提出质疑。第三方认证的缺失、统一规范的空白、国际海域管辖权的不明确……种种不安全的因素,让“死神”的阴影时刻笼罩着“泰坦”号深潜器的每一次探索之旅。
7、两次“泰坦悲剧”
“泰坦”号事件如此牵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悲剧性,更在于它与那艘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之间的关联。这是一趟以探索“泰坦尼克”号残骸为目的的旅程,而结局却似乎重演了百年前“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巴基斯坦裔商人沙扎达·达伍德是遇难乘员之一,他的亲属表示,他从小就痴迷于“泰坦尼克”号,热衷于观看相关影片。据美媒报道,“海洋之门”创始人拉什的妻子,也是“泰坦尼克”号乘客斯特劳斯夫妇的后代。
得知“泰坦”号失事后,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感叹,两次“泰坦悲剧”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他们都源于对警告的忽视。
一百多年以前,“泰坦尼克”号由于忽视“前方有冰川”的多次警告,沉没于3800多米深的海底。而百年后的今天,深海潜水器“泰坦”号,也因为忽视来自多方的多次“危险”警告,而消失在同一片海域。
海洋,承载了无数人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在满怀智慧与勇气之余,人类或许还应对未知报以更多的敬畏。
网友评论:
橘绿意 :好可怕 怎么会突然间解体呢
杀妹抱 :质量不过关 要在中国 质量监督局罚死他
一二三三三三:氧气耗尽才会内爆的
hou吼吼 :没有人替那一方的环境被污染了而发声吗!!
杨so
ngll :水下4000米内爆,应该找不到残骸吧……
傅晓斯 :好可怕,还好我这种深海恐惧症的从不敢尝试这些项目,浮潜我都害怕。
HW前HR· :气体分子之间间隙大,液体、固体分子间隙小,意味着气体更容易被压缩
怎么名字都被用完了啊 :好多人对水压没啥概念,1Mpa相当于100米水柱,這艘船沉没的位置相当于40多Mpa的水压在你身上,瞬间就无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