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夏季,对于全球而言,就是“热”。早在今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WMO)曾发文提出,今年太平洋地区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预计将给世界多地带来高温和极端天气。WMO预计,全球在5月至7月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60%,在7月至9月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70%至80%。
而到7月初,WMO确认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另外,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数据,北半球多个地区的异常海洋温度和热浪使得全球有望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
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如何降温避暑成为普通民众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为在炎热的天气中保持凉爽,更多的人打开了空调。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能源以及电网供应压力的增大。同时,能源的大量使用或将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世界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而今年7月前所未有的高温并没有减弱,甚至危及数百万人的生命,并使电网达到极限,因为人们为了保持凉爽,打开了空调。数据显示,极端高温推动了空调需求的增加,持续30摄氏度的日平均气温通常会使空调的周销量增长16%左右。在当前的全球热浪中,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喜欢在网上搜索“空调”,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全球谷歌“空调”搜索量增长了25%。
IEA提出,在拥有空调家庭较少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空调的需求增长最快。在美国和日本,超过90%的家庭拥有空调,而在东南亚,只有15%的家庭拥有空调。在印度和非洲,这一数字降至5%。事实上,生活在世界最热地区的28亿人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在家中使用空调或其他制冷设备。
气温越升高,越多人使用空调,电力需求也会水涨船高。例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平均日气温在24摄氏度以上每增加1摄氏度,电力需求就会增长约4%。在空调拥有率较低的印度,同样的温度升高将导致电力需求上升2%。创纪录的高温天气以及空调使用量的激增,推动了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电网压力。
IEA在最新发布的《电力市场报告》中强调,2023年夏天将是另一个压力测试,制冷占全球电力需求的10%左右。在较热的国家,夏季的电力需求可能会增长50%以上。在最热的地区,电网的容量需要满足比气温温和的月份多一倍的电力需求,而制冷可以占高峰电力需求的70%以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受到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许多地区的电价仍在上涨。由于空调效率低下,人们经常要支付两倍多的降温费用。
而为了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能源效率成为了关键。IEA认为,在政策制定者竞相提高世界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之际,他们必须考虑到制冷需求上升的后果,并在这个关键时刻抓住机会,加大对能源效率的投资。IEA提出,考虑到在一年中较热的时期,电网的压力越来越大,运营商需要采取新的方法来缓解压力。这可以包括允许电器和冷却设备根据实时电力需求调整其能耗,帮助在高峰需求期间平衡电网,同时为消费者节省能源成本。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创新高,空调使用不断增加,政策制定者显然需要更进一步采取具体的干预措施,减少排放,缓解电力系统的压力,降低消费者成本,度过艰难的夏季。“其中一个例子是实施强制性最低能源绩效标准(MEPS)和显示电器及设备能源效率的标签——这一政策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在美国和欧盟等实施时间最长的国家和地区,MEPS和标签使空调的能耗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样的政策可以迅速使所售空调的平均效率提高一倍,降低能源费用,并有助于将排放量减少到达到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水平。再加上考虑到能源需求而建造的更好的隔热建筑、社区和城市,更高的效率不仅意味着更低的空调运行成本,而且还减少了对电力系统新容量投资的需求。”IEA强调。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