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管理层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会议指出,将在东中西部选择部分城市或城市群建设国家级示范区,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实施的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建设进程持续推进,以机械设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部分行业有望率先受益。
机械设备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受到直接利好的领域之一。相关规划被认为将促进消费升级,以消费市场向中高端扩展引导带动装备制造企业主动提高设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工艺水平,促进“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2016年,我国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回升,超过去年年初预期,分析指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2017年机械工业料将保持平稳增长。
这个时候市场表现是亮眼的,尤其是埃斯顿,工业机器人的新贵,迎来自己的买点以及涨停板,整个上升通道就这样被打开!
埃斯顿主营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机械装备的交流伺服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等。
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并掌握核心算法,市场竞争力大
埃斯顿目前在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中:1)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与机床控制系统大同小异,现已完全实现自供,成本降低明显;2)伺服系统:基于交流伺服系统基础,目前已完全实现自供,成本显著降低;3)减速机:在使用强度较低的部分关节中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减速机,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目前国内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在120亿元左右,未来三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日系品牌占据了我国伺服系统市场一半的份额。目前,国外伺服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75%,其中日本品牌占比为50%,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三菱电机、安川、三洋、富士等;欧美品牌占比25%,美国有罗克韦尔、丹纳赫、帕光等,德国有西门子、伦茨、博世力士乐、施耐德等品牌。国品牌占据了20%的市场,其中内地品牌和台湾品牌分别占据10%的市场,中国台湾以东元和台达为代表,其技术水准和价格水平居于进口中端产品和内地品牌之间;中国内地的品牌主要有埃斯顿、广州数控、汇川技术等。埃斯顿的交流伺服运动控制很有竞争力,约为国内一半,具备用在机器人的高性能和高稳定性。
埃斯顿在该领域的产品完全自主研发,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并掌握核心算法,具备国内最为完整的EDC、EDB和ProNet、EDS、ETS和EMT、EMT2/EHD等系列和25个规格;产品覆盖50w-300Kw功率范围,拥有直驱系列低速大扭矩交流伺服系统产品和CAN,Profibus,EtherCat,Powerlink等多种数字现场总线功能;运动控制系统具有EMAC和ESMotion二个系列产品,可适用于多种智能装备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产品具备2.5-4倍过载能力,可靠性和性价比较高、市场覆盖面广。
以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应用于扭矩较小关节的减速机为依托,以六轴机器人产品为例,在中负载和高负载领域,性能已与“四大家族”的水平相差不大,且价格便宜约30%-40%左右,产品竞争力凸显。
机器人业务17年目标保持翻倍,目前订单饱满
具体情况:2016年上半年储备订单已经高达1.057亿元,同比大增150.29%。2016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0%,销售占比达到30%左右(15年17%)。17年目标翻倍,占收入比重50%。17Q1增长180%。
订单情况:半年占全年收入40%,三季度最好,目前2000套产能已满产,订单当年完成。
历年本体销量:2014年约300台,2015年约600台,2016年1000台以上(200台左右跟着系统集成卖),单价20-40万元不等。预计17-18年机器人业务维持100%的高增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