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酷应用
速览
▼别说逃课了 上课走神都不会放过你
▼新型动力外骨骼 人人都能变成大力士
▼害怕街角有车冲出?神器帮忙解决问题
▼透明箱子:马斯克设计的未来公交?
▼HIV疫苗将提前问世,解决艾滋病
▼现在你可以直接用谷歌助手买东西了
▼这房子不是用砖块建成,而是用“蚊帐”
别说逃课了 上课走神都不会放过你
巴黎一家商学院将利用带有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技术的软件,判断学生上课时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款软件名为Nestor,ESG商学院将在9月开课的两门线上课程中,使用这款软件。研发Nestor的公司是LCA Learning,该公司上周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活动上展示了这项技术。
LCA创始人Marcel Saucet称,Nestor是通过收集数据,来改进学生和教师两方的课堂表现。Nestor通过学生电脑上的摄像头,分析学生的眼球运动和面部表情,进而判断出这名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课。然后,软件会选择学生没能集中注意力听取的课堂内容,出题测试。同时,教师上课时可以观察学生何时注意力分散,进一步改善他们的教学计划。
所以,以后别说逃课了,上课遛个号儿,软件也不会放过你的!
新型动力外骨骼 人人都能变成大力士
美国超市品牌Lowe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一款“动力机甲”Exosuit,让所有工人都能轻松变成大力士,堪称低配版的超级英雄。
Lowe开发这款Exosuit机械外骨骼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可以通过一种高科技的方式,帮助其五金仓储式零售店的工人们更轻松地搬动货物、为顾客服务。事实上,Lowe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在一些门店进行了测试。相比此前我们看到的一些科技公司的外骨骼类机甲,Exosuit感觉上更轻便、更容易穿戴,员工穿上后也不会看上去很像机器人。另外,它的一大特性是灵活,允许穿戴者做出弯腰等动作。
未来如果成本降低,你也可以买一套在家里,体验一把“超人类”的感觉,一次扛两袋大米上楼不是事儿!
害怕街角有车冲出?神器帮忙解决问题
无论开汽车还是骑摩托车,街角盲区总是令人“心惊胆战”,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一辆车从路口杀出。为此,博世公司最新开发了一种摩托车与汽车之间的通讯器,可以在临近街角处时互相提供预警信号,提醒司机减慢车速或刹车,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据博世公司董事会成员Dirk Hoheisel介绍,这种新装置可以减少大约30%的事故,而该项目是与Autotalks、Cohda Wireless以及杜卡迪联合完成的。这种街角盲区预警装置能够以10次/秒的高频率向街角盲区另一侧发送信号,途经此地的汽车会接受这些信号并提醒驾驶者路口内有摩托车正在通过,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另外,改装备还能在其它的盲区内发挥作用,比如后视镜盲区。当汽车想要变道的时候,传感器如果探测到车后盲区有摩托车,那么就会通过中控液晶屏向司机发出预警。博世希望该技术未来能够被运用在更多的交通工具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透明箱子:马斯克设计的未来公交?
之前面子君报道过,马斯克成立了一家名为Boring的公司。这家公司打算推出一种地下运输工具,这种工具能够搭载一台轿车,让其在地下轨道中快速运动,以降低地面交通的运输压力。
近日,这家Boring再度公开了这个地下世界的细节。这次放出的是,地下轨道载人工具的概念图。比起只有简单固定结构的汽车载具,这次Boring加入了一个透明车身,内部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座位。
这种车大概能够搭载10个人,车上也能提供一些站立的位置。跟之前的汽车版差不多,乘客可以从路边的电梯进入地下隧道,然后到达地下隧道中乘坐这种交通工具。
HIV疫苗将提前问世,解决艾滋病
调查显示,在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前提下,有1%的艾滋病感染者可以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定的HIV抗体,它们可以识别病毒表面蛋白质特征,自行绑定并且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日前,来自法国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快速排序HIV病毒的技术,有望助力HIV疫苗的快速问世,完整的研究报表发表于《细胞化学生物》杂志中。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开发了一种系统,使我们能够以每秒数以百计的速度分析艾滋病病毒, 并根据其表面蛋白的功能分离病毒。我们的方法分析HIV病毒的数量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使我们能够快速测试数以百万计的病毒变异,大大加快疫苗研发的过程。”
现在你可以直接用谷歌助手买东西了
谷歌在I/O 2017大会上对谷歌助手进行了多种升级,包括可调用第三方应用、直接购物支付等。
其中,购物操作的关键提升是来自于谷歌对自家支付系统的更新,让用户不再需要访问第三方网站即可直接结账。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姓名、地址、信用卡等信息保存在谷歌钱包中,然后在使用谷歌助手创建订单后直接选择谷歌钱包支付,包括使用指纹验证。
简单来说,就是谷歌的支付系统终于更像“微信”或是“支付宝”了,不用每一次针对不同的商家输入卡号。另外,谷歌Home现在可以区分多个用户,有助于辨认不同订单,减少口误现象。
这种福利,我天朝人民只想说:享用已久。
这房子不是用砖块建成,而是用“蚊帐”
这大概是全世界最“软”的一栋楼了。
SO-IL设计公司近期完成了一栋特殊的大楼,它不是由钢筋水泥制成,而是在金属框架外,包裹了一层巨大的“蚊帐”。设计师将这栋楼命名为“呼吸”。确实,楼如其名,整个大楼都是透风的,在其中呼吸一定相当舒畅。
而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蚊帐”也可以被其他不同的织物替换。面子君不禁好奇,什么样的织物能扛过北京的霾和冬天呢?
大家好,我是投票的分割线,割割割割
面子精选|搜罗最牛最好玩的
科技新玩意儿,新鲜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