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网——www.huishangol.com,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传媒官方网站,全球徽商第一网络门户。
在徽州,
有这样一些老手艺匠人,
至今还在继续着他们对手艺的执着,
记录着岁月、诠释着文化。
他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心和手的温度。
保护、记录、发扬还是挽留?
更多时候我们只能眼看一种文化和生活,
在慢慢地消逝
……
制墨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魂”。2006年,徽墨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销路不是问题,效益也不是问题,人才困境依然是最大的问题。歙县胡开文墨厂是全国有名的老字号,制墨车间的工人年纪最小的也已超过50岁。他们大都子承父业,在制墨一线坚守了几十年。他们的后代,却无人想再拿起铁锤,继续制墨了。
手工造纸
手工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麻类、树皮、竹子和稻单。麻类有大麻、苎麻、亚麻、青麻、黄麻等。树皮有青檀、桑皮、构皮等。竹子的种类较多,用得最多的是毛竹和慈竹。
徽州漆器
徽州漆器是安徽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徽州漆器无论在胎体造型还是图案色彩等方面都反映了古徽州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味,在中国漆器界独树一帜。因制作一件漆器工序多、时间长,以至于这种古老而又缓慢的手工艺术如今也到了无人去传承的地步。幸运的是,“徽州漆器”已经被国家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对徽州漆器的如此重视,使传统工艺得于复兴,乃是传统手工艺之大幸。
木匠
明清时期,徽商的发达富有造就了美轮美奂的徽派建筑工艺,历练并成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徽州木匠。如今在徽州,还有一批民间木工匠师还用“挥斧刨料”、“墨斗划线”等手工技术,来修复破败的徽州古建筑文物,让徽州古建文化熠熠生辉,绽放光芒。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城乡住房结构发生多元化的改变,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使用率相对减少,加上年轻人不大愿意学。如今,像懂的徽州木结构营造技艺人更是稀少,即便存在的,也基本是中老年人。
制梳匠
江南古镇,多临河而建,依水筑屋,街桥相连。宅院重脊高檐,古旧幽寂,清静安详。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似一曲柔软的江南小调,妩媚婉转。江南的牛角梳,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牌,其制梳工序,在民间作坊里一直沿袭至今。出料制坯:将牛角锯开成片,高温蒸煮软化便于压平,烘干晾晒,得到角梳坯。
老裁缝
以前的很多衣服都是找裁缝做的,版型有力,色彩姣好,最主要是量身定做。这些店铺通常都比较小,各式的布样,一台老式的缝纫机,最主要的还是老裁缝的手艺。老裁缝的店里经常会有很多的回头客。
剔墨纱灯
将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制作而成。框架取料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凤头、象鼻、虎脚装饰,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经剔墨工艺和点睛手法,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
竹篾匠
徽州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桌子、凉席,小及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再者,农民觉得做手工艺不愁水旱饥荒,“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
铁匠
咣当咣当......听,是谁在沉默的夜幕下,锤击出了一阵阵火花,牵出了风箱一张一合的悠悠声响?是铁匠,然而铁匠和铁匠铺这一老行当,跟木匠、篾匠一样,这些曾经在街头巷尾都可寻的民间手工艺人们,已经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即使在乡村,打铁声也逐渐消散,成为一种正在逝去的文化记忆。
古法榨油
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相信在徽州这种古法榨油手艺也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因为古法榨油工作量繁重、出油率低,生产成本昂贵,上世纪90年代,各类中小型榨油机迅速遍布各乡镇,木榨被集体淘汰,那些使用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木榨被折散他用,或者直接当成柴禾烧掉了……而且手工榨油工作非常辛苦,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了,古老的榨油技术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弹棉花
过去弹棉花的手艺人全国各地都有,但有一段时间以温州人居多。而南北两地弹棉花的虽然技艺、程序都差不多,但他们所用的工具还是有所区别。北方弹棉花的弓子大多采用自然生长的弯曲树木,南方弹棉花的弓子基本采用竹片。而弓弦也有讲究,以牛筋为上乘。如今的徽州已经难觅弹棉花的踪影,不光是鸭绒被、蚕丝被等登堂入室,即使是盖棉被,也大多是从商场里买成品。
剃头匠
一身手艺,一副挑子,就是一辈子——剃头匠。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随处可见的剃头匠,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一个身影,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时代、一群人的记忆。
磨刀人
磨刀人的行头是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一粗一细的两块磨刀石,凳腿边吊个水罐。凳子的另一头则绑着坐垫,还挂了一个旧包,装些简单的工具:锤子、钢铲、砂轮、水刷、水布。菜刀用的时间长了刀刃会钝,就需要锵薄。锵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钢是软还是硬,硬的用砂轮打,软的用钢铲锵,最后用磨刀石磨。锵刀就是个铁刨子,有的磨刀人用手摇砂轮代替锵刀,省时省力。
在你的记忆中
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还有哪些老手艺呢?
- END -
编辑:储丽
网络综合
公众号ID:huishang-media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