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有一段时间不想吃饭,就想吃方便面,而且怎么吃都吃不腻。每次父母不在家,就自己煮方便面。到了大学,不想去食堂吃放,就在寝室里泡一包方便面,就省钱又省事。工作以后,周末懒得煮饭,也煮一包方便面,在里面加上各式各样的配菜,将一碗简单的泡面变得丰盛无比。
小时候的方便面也特别便宜,记忆中有过1块钱3包的时候,后来价格不断增长,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吃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但记忆里最火的便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了。
康师傅的前世今生
康师傅不是在大陆地区最早生产方便面的公司,却是大陆地区发展最快的方便面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顶新集团的老板魏氏兄弟看到了大陆市场的广阔前景,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选中了“天津开发区”作为“康师傅”的第一个生产基地。
1992年,在天津生产基地研发出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之后市场迅速成长,1995年开始扩大业务范围,至糕饼及饮品,康师傅集团与1996年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截止到2006年底,康师傅公司总柚子已达到20亿美金,生产基地也遍布中国四十余个城市,员工人数近四万人,总营业额达到24亿美元。
然而,红极一时的康师傅却在最近遭重。2017年1月2日,顶新集团正式旗下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1月1日起解散。这一结果的直接导火索源于2014-2015年期间爆发的黑心油事件。
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系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经营范围仅限台湾地区,主营业务是方便面生产设备的租赁和进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因2015年后,台湾康师傅公司在台湾地区已不再委托其他公司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该子公司已无任何实质经营业务,因此董事会决定一发办理清算解散事宜。
现在,康师傅控股的主要业务就是在内地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饮品、方便食品等。但是,台湾康师傅公司的解散也从侧面反映出,康师傅集团似乎遇到了企业的中年危机,网络食品安全谣言、消费品质升级等问题都不断考验着方便面行业。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行业危机
2014年10月8日,台湾检方查获顶新旗下的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的案件,随后,正义公司的68项油品被下架。10月10日,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又爆出,顶新制油从越南进口的原料油以食用猪油报关入台,但越南官方证实仅供作饲料用,不得用于食用油。
作为顶新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康师傅随即便是自己与台湾味全、正义公司均为各自独立的经营法人,并无直接关联;康师傅在大陆生产与销售的产品从未涉及台湾油品时间,也未从台湾进口相关原料。
尽管如此,黑心油事件的爆发对于大陆康师傅的销量还是产生了负面影响,销售额下滑3.45%,2015年上半年康师傅财报首陷困局,这种困局从2014年开始显现,这是过去22年康师傅从来没有过的。
2015年期间,更有一段视频揭露:“台湾良心导游向大陆游客揭露康师傅惊天内幕”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中热传。视频开头,台湾导游就将矛头直指2014年的黑心油事件,并称台湾是一个重视食品安全的地方,现在在台湾已经找不到任何康师傅的产品。随后话锋一转,女导游先提醒大陆游客说康师傅在大陆使用的黑心油数量是台湾的56倍,接着又揭露顶新集团对台湾“灭顶行为”的无所谓态度,因为他们的销售来源于大陆人民。
虽然康师傅官方微博发表紧急声明,称该名导游恶意中伤,但对于食品安全,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康师傅的销量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追求日趋明显,消费者在追求快捷食品的同时,也更在注重健康。因此,食品健康问题无疑首当其冲,其次则是产品老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康师傅一家方便面品牌的问题,国内不少方便面品牌都普遍存在这种问题,2014年,全国原有的28家方便面企业只剩下22家,有9家销售额下跌,全行业产量下跌10.6%,销售额下跌7.9%。只不过,因黑心油事件的负面影响,康师傅暴露的群众的视野中,也一直处在负面舆论的漩涡之中。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康师傅方便面业务的营收为25.11亿美元,2015年同期为28.54亿美元,下滑幅度约12%。
国外品牌抢占中国市场
在国内方便面企业普遍陷入寒冬的同时,国外品牌在国内却风生水起。
经调查发现,截至2015年7月,进口方便面的城市渗透率已达6.6%,年市场销售额更以22%的速度增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的进口方便面浩浩荡荡在国内铺开了摊子。
从超市的货架上可以看到,国外的方便面价格普遍高于国内方便面,却处于热销当中,这种现象不难理解,国外的方便面在味道和品质上都明显高于国内产品,在价格与质量匹配的前提下,消费者自然会选择高质量的产品。毕竟是吃进胃里的东西,必须让自己的放心。游戏可见,国外方便面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近年来,康师傅也不断在创造新口味的方便面,然而总是差强人意,感觉是在忽悠消费者。究其根本,中国的方便面市场持续走低,还是因为那充斥着添加剂的调料包以及油炸的面饼,吃完之后不灌下一瓶水,根本缓不过来。
不少网友表示国外的方面便品牌,尤其是东南亚口味的方便面,都是良心产品。原因是因为煮出来的方便面和现做的面,口味差距小,调料酱真材实料,面饼需要煮一段时间,有嚼劲口感好。然而东南亚口味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最受好评的,还是日本的泡面,味道和口感都不是国产泡面可比的。
再创辉煌,还得从自身出发
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在他山之石中找到了一些灵感,推出了强调熬制高汤系列的升级产品,以改善方便面产品的营养性。从中,可以看到国产方便面行业品质的升级,但是国内的方便面企业要想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无论是面饼的制作、调料包的材料还是方便面的口味都创新升级。
说到底,食品行业的竞争,食品的健康和食品的美味同样重要。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喜欢:
【惊】商界“暴君”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悟】25岁成联想接班人,27岁被柳传志送进监狱,草莽英雄终成房地产大佬!
【惊】最疯狂的“天才”,史上最恶劣最无耻最嚣张的华尔街之狼
【悟】“死于25岁,葬于75岁”,你的人生也会是这样的吗?
【新】比海底捞的服务更“毒”,可以毫无理由退货,这家超市被星巴克称为“价格警察”
【悟】30岁丧夫,36岁南下打工,放弃8000万年薪,董明珠为格力耗尽一生,图的啥?
【思】市值1万亿!他18岁被迫创业,曾多次破产、遭背叛,如今收入是BAT总和,缔造世界神话!
【醒】从卖血度日到身家650亿,红牛之父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如果喜欢文章就自愿打赏哟
么么哒^_^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