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向
推
导
“研发”,表面看不过是一个技术词汇。然而在“研发”背后,必以未来方向与发展战略为支撑。所以在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我们与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及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研发的康林松促膝长谈,并通过逻辑逆向推导——2017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发展蓝图。
文/张威 图/梅赛德斯-奔驰
康林松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
负责集团研发及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研发
?“研发”,表面看是一个技术词汇。然而在“研发”背后,必以未来方向与发展战略为支撑。所以在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我们与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及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研发的康林松促膝长谈,收集信息碎片,并通过康林松的回答,利用逻辑逆向推导,从而研判、拼凑出2017年以及更遥远的未来中——梅赛德斯-奔驰的宏伟蓝图。
Concept A Sedan - A级概念轿车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A级概念轿车仍是一款处于概念阶段的研发用车。但康林松可以确保的是——A级概念轿车必将会在量产后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动力选择。作为紧凑型高端轿车,A级概念轿车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在中国市场如此,在全球市场也会如此。一旦A级概念轿车实现量产,凭借丰富的动力系统选择和“热辣·炫酷”的外形,将对消费者具有同样强劲的吸引力。
Engine Family - 全新发动机家族
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直列6缸发动机,代号M256 剖面
在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全球首发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搭载其中的全新直列6缸发动机所揭示出的梅赛德斯-奔驰在动力解决方案方面的长远考虑。实际上,与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匹配的发动机家族阵容十分强大。除了“常规思路”下的8缸和12缸发动机,新近列装的发动机还包括一款4缸柴油发动机、一款4缸汽油发动机,以及我们刚刚提到的全新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市场的需求变化莫测,而完备的全新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组合,则是对细致化、个性化动力需求的完美回应,以无招胜有招。
梅赛德斯-奔驰全新发动机家族
左上:4缸汽油发动机(M264);右上:V8双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M176);左下:4缸柴油发动机(OM654);右下:6缸柴油发动机(OM656)
在技术层面,全新直列6缸发动机采用了奔驰首创的集成式电动系统——ISG。该系统通过一台内置48伏交流电机(ISG)及电控增压组件强化动力系统性能的同时,对怠速控制也进行了优化,从而有效避免涡轮迟滞,同时实现了更快速平稳的启动、对冗余能量进行回收、实现混合动力等多项技术含量极高、难度巨大的目标,毕其功于一役。由于在结构上省却了传统的传动带等部件,该款发动机的体量也更加紧凑,为未来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留出了更多的技术空间与发展可能。康林松告诉我们,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这一动力技术方面的研发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这款直列6缸发动机拥有可媲美8缸发动机的动力表现,油耗和能效却与4缸发动机相当。“速效合一”,不仅是一句口号和可期待的愿景,更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当然,这全都源于梅赛德斯-奔驰坚定的践行。
Energy Revolution - 能量革命
全新M256直列六缸发动机的ISG技术
很快,我们就可以见到梅赛德斯-奔驰计划中的S级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据康林松透露,它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公里。通过ISG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的综合能量解决方案,梅赛德斯-奔驰所追求的高能效也指出了新能源车型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梅赛德斯-奔驰的纯电动品牌的首款车型也将在全球范围内首发亮相,并将于2019年年底在中国实现国产。到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在全球范围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并且其中的大多数都会来到中国。我们正处在一场能量革命的前夜,或者说这场革命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换成一种微观视角,我们也将有幸亲眼目睹一场能量进化发生的细腻过程。
至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梅赛德斯-奔驰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阵容中已拥有10款车型
在能量革命的前夜
Mercedes me Connect - Mercedes me互联
在过去的几年间,梅赛德斯-奔驰显然注意到了智能互联对汽车消费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在智能互联系统方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在智能互联技术方面获得了积极进展和大幅提升。一方面,梅赛德斯-奔驰在努力让汽车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互联——无论智能手机还是其他终端设备,都是梅赛德斯-奔驰目前考虑和研发的方向;另一方面,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有着独立的智能互联研发团队,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中国本土化的消费习惯、趋势和方向,并将研发成果直接应用于梅赛德斯-奔驰的汽车。例如,梅赛德斯-奔驰2016年在部分车型上引入了“微信-我的车”,将微信与车辆连接,并通过微信实现了人车互动。毫无疑问,未来我们将有机会共同见证梅赛德斯-奔驰更加开放、互联的智能互联系统。而康林松用一个数据向我们验证了这样的趋势——Mercedes me互联目前在中国的激活率已达90%以上。
决定性影响
Mercedes me互联
Navigation System & Security Concerns
导航系统及安全考量
在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上,我们发现双12.3英寸显示屏上的地图呈现更加清晰与直观。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车型拥有这样的配置。并且在越来越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下,手机可以与车进行更密切的互联,下载和上传数据更加便捷,导航系统的升级也将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在新一代GLA SUV上,已经实现了包括Apple Carplay和百度Carlife在内的功能。而梅赛德斯-奔驰的工程师也已经在着手开发下一代智能互联系统,并期望全新的奔驰智能互联系统令移动终端与汽车的互联更便捷,将手机应用——包括导航——无缝投射至车内显示屏或类似的用车体验也指日可待。
实际上,梅赛德斯-奔驰早已全面掌握线上地图下载技术。但出于对用户与社会的责任感,需要进一步确认不会有用户隐私泄露的情况发生,因此一直对后台进行完善。至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该技术上已经成熟,并且将很快推出该项服务。因为对于梅赛德斯-奔驰来说,“安全永远第一”。而这种安全,不仅限于驾驶层面,也适用于更广义的“泛驾驶”层面。
Intelligent Drive - 智能驾驶
在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的全球首发现场,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智能驾驶系统的视频桥段。按照国际标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阶段,而梅赛德斯-奔驰的自动驾驶及半自动驾驶技术处于该分级的“2级高阶阶段”。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将向第3阶迈进。实际上,在学术领域,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是一种“自主驾驶”,那属于上述技术分级中的第4级或第5级。目前判断,真正的“自主驾驶”(即“驾驶者”只发布目的地指令,车辆主导驾驶相关的关键决策及操作)将会在2020年—2025年才能实现。当然,这种技术的实现也取决于各个国家针对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建立与完善进程。
早在2015年,梅赛德斯-奔驰就用F 015 Luxury in Motion自动驾驶概念车在旧金山向我们展示了智能驾驶的未来
而在技术应用层面,梅赛德斯-奔驰一直保持着“领跑”地位。例如在新一代S级轿车上,包括智能领航限距功能在内的诸多先进技术业已实现。作为新一代S级轿车上的一大技术亮点,智能领航限距功能在2016年的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E级车的应用基础上,对雷达感应系统与地图导航系统的结合进行了优化,从而令车辆可以通过导航判断行驶方向前方的弯道、环岛,甚至高速公路收费站,并自动减速。正是通过这一步步微小但坚定不移的前进步伐,梅赛德斯-奔驰在向着自动驾驶的最高端日益趋近。
新一代S级轿车上的主动变道辅助系统正在进行主动变道操作
Sharing Services - 共享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精神的触角延伸至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也令汽车产业延展出了更多的新业态。对汽车乃至人类社会未来都保持高度敏感与责任心的梅赛德斯-奔驰,自然也不会在这个关键时期失去一贯的敏锐感觉和精准判断。据康林松介绍,共享服务在未来会是戴姆勒集团的投入方向,戴姆勒集团也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共享服务。例如,目前即行car2go在全球已拥有超过100万的用户。在中国重庆,自2016年4月上市后,car2go的注册会员已超过14万人,并且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除了继续推行car2go,戴姆勒集团也在与类似国内“滴滴出行”的手机打车软件合作。在礼宾车方面,戴姆勒集团也将在未来提供高端车型的共享服务。
在共享出行方面,戴姆勒集团显然将继续秉承开放的态度,在自主开发方面继续投入,并欢迎其他品牌与其共同开发。因为对戴姆勒集团来说,共享服务的前提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的用户。
layout: K.
座驾car
一定给你一点儿好看!
微信公众号ID : TRENDS-CAR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