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乳业新媒体,微、网、刊24小时播报
文 / 张志伟
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1日,食悟君从北京出发,经深圳过关,随着人潮人海涌入这块寸土寸钻的特别行政区——中国香港。
依山而建的富豪别墅,忙忙碌碌的海港码头,还有国际大都市多姿多彩的夜景,都不是食悟君最关注的,他的目光主要聚焦在便利店1平方米的那块区域:乳品冷藏柜。
因为时间有限,食悟君在香港和澳门主要挑选了几家7-Eleven(7-Eleven在香港共有984家店,是香港最大便利店系统),进行了实地走访。经过店员的允许,食悟君专门拍了几张图片。最吸引人的当属蒙牛旗下的两款产品:优益C,纯甄。
香港7-11冷藏柜摆放的纯甄
零售价6.5港币
澳门7-11冷藏柜摆放的优益C,9.9港币
香港7-11蒙牛优益C10.9港币,两件18元
香港7-11冷藏柜摆放的小瓶装优益C
常温产品低温储藏,这是蒙牛针对港澳及东南亚这种湿热地区的布局策略。
这是典型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应用。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情况下,常温产品就应该常温储存,常温乳品一直以来也贴合了中国国情和产业格局。但如果在内地尤其是北方,因为季节(冬天、春天和秋天,更倾向于常温饮用)、消费群体(老年人和女性消费者对冷藏产品需求有限)和地域(偏远地区冷链不太发达)等因素,常温乳品有着广阔的市场。
但是,炎炎夏季,比如当下,无论北方还是南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冷藏饮品,包括乳品。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南,诸如广东广西及港澳台地区,一年四季基本都处于湿热氛围中,人们当然首选“口感更佳”的低温冷藏乳品。
日前,在港归20年和蒙牛乳业港股上市13周年之际,蒙牛总裁卢敏放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到,蒙牛多年来紧抓港澳及东南亚的“本地化需求”,“针对当地气候炎热、居民喜冷食的特点,着力投放低温酸奶和冰品,常温酸奶也采取低温形式销售。”
在香港市场取得宝贵经验后,蒙牛2012年以来将业务陆续拓展到中国澳门及新加坡、缅甸等市场,并且产品深得当地消费者青睐。据悉,优益C在新加坡成为乳酸菌产品第三品牌,蒙牛冷饮在缅甸各大城市热销。
2017年4月7日,香港7-Eleven举办年度庆典,对2016年其经营品牌进行评比和颁奖,蒙牛旗下明星产品纯甄,与荷兰子母牛奶Ducth lady、雀巢以及香港本土品牌维他牛奶一起喜获“销售杰出表现大奖”。
据悉,蒙牛纯甄2016年1月在香港上市,上市初期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标准化人员试饮及店内陈列、终端布建等线下推广方式,与消费者进行近距离沟通。产品进入市场后终端流转较快,销量呈指数型增长,上市仅一年时间目前是蒙牛海外在售产品中单月销量最大的单品。
截至目前,除了中国内地,蒙牛旗下产品已经布局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蒙古、新西兰、新加坡和缅甸等市场,出口产品包括常温奶、低温奶、冰品三大业态,37个单品。据了解,今年年底前,蒙牛还将有望叩开柬埔寨等国家的大门。
其实不难发现,蒙牛在布局港澳及东南亚市场背后,是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层面有序推进企业国际化。
依托中粮集团,近年来蒙牛以“一带一路”为主线,启动全面国际化战略,品牌力大幅提升,已升至全球乳业第十一位,光荣地扛起中国乳业振兴大旗。
卢敏放称,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充分发挥香港的“出海口”与“桥头堡”作用,将有力促进蒙牛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拓展海外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海外资源对接,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以上是“港归20年●实地探访”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接下来乳业第一新媒体《食悟》还会陆续报道香港乳品市场,探讨更多本土品牌背后的秘密,敬请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