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部分品牌在餐饮渠道的深耕,山楂汁开始迎来一次爆发。而浪潮背后的主要推动者,便是开卫,一款由福建企业生产却在东北市场销售火爆的饮料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品牌已经13岁了,一款小众产品畅销13年,凭什么?
主攻餐饮渠道,开卫13岁了
“开卫” 野山楂果肉饮料由福建胜基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胜基”)生产, 是行业内较早进驻餐饮渠道的产品。直至今天,谈及开卫依旧会提到两点:企业异常低调,发展模式神秘; 开卫仍是山楂汁市场中当之无愧的 “王牌” 产品。
据了解,福建胜基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座落于福建福州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创始于1999年,经营范围涉及饮料、塑料容器的生产与销售。早在2004年,企业就推出开卫山楂汁,主攻餐饮渠道。
众所周知,不同浓度的果汁口感不同,适销场景也大不相同:低浓度果汁比较适合流通渠道销售,产品以满足解渴诉求为主;高浓度果汁因为口感过于黏稠,而少有消费者敢于尝试。
就山楂果汁而言,30%~50%的中度浓度的山楂饮品,口感更加醇厚,容易让消费者接受,是佐餐饮用的绝佳选择。“开卫” 山楂汁对自身定位十分明确,在上市之初,便将产品浓度打造为适合佐餐饮用的35%中高浓度的功能性果汁。
选择品类只是第一步,选择渠道才是产品发展的关键一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开卫’ 山楂汁推出之初,山楂汁市场在餐饮渠道还处于空白时期,而且山楂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开胃的作用。因此,将山楂汁重点放在餐饮渠道拓展不得不说是明智之举。更为重要的是,‘开卫’ 山楂汁350ml的PET包装在当时的餐饮渠道也很新颖,同类包装的竞品很少,因此消费者很乐于在 ‘两乐’ 之外,去尝试一些新的选择。”
福建市场吃 “闭门羹”,主攻东北见成效
据了解,“开卫” 名字的由来,是据其功能取 “开胃” 的谐音,是集前卫、时尚、健康为一体的饮料 。目前 ,“ 开卫 ”山楂汁有时尚装(280ml,1000ml)、QQ版(120ml)和经典装(280ml, 390ml,1000ml)三大系列, 其中主销餐饮渠道的为经典装系列。
“开卫” 山楂汁上市之初,曾试图以福建为样板市场,实现在南方区域的市场突破,却不料反应平淡。南方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胜基开始将眼光瞄向东北市场。山楂是北方水果作物,北方消费者对山楂的认知比较强烈,大多数都了解山楂的主要功能。因此,相对于喜欢凉茶降火的南方市场,“开卫” 山楂汁在北方拥有更广泛的消费基础。
据小编了解,2005年左右,开卫借助辽宁营口经销商的实力率先在当地打开市场,进而凭借良好的口感获得广泛的口碑传播。至今为止,东北地区仍然是开卫最大的市场, 年销售额占比达50%以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表示:“开卫在东北市场主要依靠几个比较大的餐饮经销商支撑,仅大连地区一年的销售量就在 3000万元左右,长春的整年销量也可以达到110万件以上。开卫打开市场主要凭借几个大商对于市场开拓的投入,开始的几年并不容易,好在终于做起来了。”
开发市级经销商,以 “赊销方式” 打开市场
开卫之所以能够卖得这么好,除了明确的产品自身定位以及经销商的努力经营外, 更与其神秘的市场开拓模式有很大关系。所谓的 “开卫销售模式”, 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点:
一是市场开拓过程中,仅发展市级经销商,市级经销商作为企业的直接对接人,负责该区域县级市场的开拓工作,在投入资金、现有员工、仓储面积等方面有一定要求;
二是市场开发初期,公司通过样板经销商帮助周边经销商建立销售信心,以实现 “以点带面” 的市场开拓思路;
三是给予市级经销商较高的利润差,一般利润会是县级经销商几倍,以达到鼓励市级经销商不断开发县级市场的目的。
在开拓县级市场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利润达到较高的水平,市级经销商往往会投入较大的资金,用以帮助县级市场实现动销,其中包括终端赊销等内容。一位业内人分析说:“开卫这种销售模式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在于既方便了全国经销商的管理, 产品还可以实现快速发货。弊端在于经销商代理之间在利润方面层层剥皮,下级代理商的利润被无情压榨。”
随着 “开卫” 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低, 尽管南方市场的开发比较缓慢,但是开卫北方新市场的开发却进行得十分顺利。东北市场在获得成熟开发后,开卫将眼光瞄向了临近省份。天津、河北、山东成为近两年开卫的主攻区域。开卫每到一处,便给当地竞品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今,“开卫” 山楂汁在全国的销售额也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 成为山楂汁品类当之无愧的老大。值得注意的是,胜基企业除了开卫山楂汁,还有开卫黄桃,以及今年年初推出的兄弟品牌果汁觅度芒果。
来源:食品商(tyjzksp),作者:司玉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