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答案显而易见的命题,因为市场销量会告诉我们一切。于是当看到别克品牌在8月销量突破10万辆后,9月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而达到了110,409辆时,我一点也没有感到惊讶。作为深耕中国市场许久的合资品牌厂商,又在今年加码了新车型、新技术、新布局、新服务,良好的销量表现就是最好的回报。然而,在快速增长的销量数据背后,别克品牌的一系列动作也许更加值得我们去深层次关注。
SUV和高端轿车强势拉动销量
别克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共销售870,104辆,不仅同比增长26.89%,更是创下历史同期的新高,其中SUV和高端轿车对于品牌销量的拉动功不可没。昂科威、昂科拉两款主力SUV在今年迎来改款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合资SUV销量冠军昂科威9月今再次实现自我突破,创下单月销售26,448辆的新纪录,它也是别克在全球最畅销的车型之一。此外,昂科拉销量也节节攀升,在合资小型SUV中名列前茅。而传统轿车市场上,除君越销量稳步上升外,别克英朗和威朗家族同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俨然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寡头之一。
产品优势让“逼出来的”运营实力游刃有余
在国内排名前三的乘用车企中,上汽通用和南北大众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情况。南北大众在2005年后,通过面向国内消费者的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在上一轮汽车高速增长期内收获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而上汽通用则是熬过了2008年通用汽车破产重组的艰难后,通过倚重对市场的精准定位和营销,不断提升别克品牌的影响和品牌价值。
虽然在当时别克的产品力和产品线布局相对南北大众处于劣势,但也正是在那种情况下“逼出来”的整体执行力、专业程度和对细节的把控,成为现今别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当近年来别克品牌持续推出新车型,增强产品实力,不断追赶甚至超过标杆竞争对手时,品牌+产品“1+1>2”的效果逐步体现出来。
在国内一线合资车企中,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算是本土化研发实力最强的两家。双方均拥有庞大的产品工程技术团队、设计中心、试车场等配套资源。然而上汽通用的快速增长让通用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在通用全球体系的战略地位,中国市场更已成为别克全球最大的区域市场,在车型的研发主动权方面,上汽通用及泛亚技术中心具备更强的产品技术话语权。
因此重组后的通用汽车所推出的一系列新平台产品经过泛亚技术中心的本土化后都被率先引入中国市场,同时泛亚技术中心也主导了部分新车型的产品研发工作。而国内市场对于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新能源车型等的需求,也对通用全球的技术研发决策产生了影响。
这让别克品牌的新车型能够以更加贴近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开发,于是我们看到了不断提升的动力总成技术、主动安全科技、车载互联系统。而另一方面,相比大众多年来强调的技术领先,别克品牌则更加愿意通过“人”去讲故事,获得更多的共鸣,通过增强品牌内涵、情感与文化去增强品牌的认同感。从品牌的角度看,情感营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不论是别克品牌还是上汽通用,显然都是较早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已开始着手布局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细分市场已经有销量霸主的前提下,“姗姗来迟”的别克品牌为什么能够抢得市场份额并实现赶超。更新的技术、更多的配置、更贴心的体验,这些是在开发时就奠定的产品力基调,而以情感营销让消费者知晓、理解产品,并最终对品牌产生认同,则在产品力增强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理所应当。
不管是“懂你说的,懂你没说的”全新英朗,还是“多10%精神”的昂科威,都体现出别克要在细分市场重塑标杆的自信;而“年轻向前”的昂科拉和“天生爱跑”的威朗则可以看作是别克前瞻性开拓全新细分市场的宣言。有了出色的产品支持,别克品牌的精准定位得以更加有的放矢和生根落地。
突破车型级别定义的产品线布局
早年间的产品线劣势如今看来对于别克品牌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有更多重塑、更加细分的机会与可能,而别克也确实这么做了。现在的别克品牌不论是轿车还是SUV,产品线的布局不仅整齐,而且目标客户群体指向明确。最为关键的是,别克总能找到细分市场的突破口,或力压半级,或直面共享,或开拓全新。
昂科威和全新君越就是力压半级的成功案例。由于德系车进入国内较早,因此国内车型的分级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德系车分级方法的基础上。然而别克没有选择一味跟从,而是对原有分级进一步细分,找到其中的空档,并推出产品进行填补。因此昂科威瞄准了紧凑型SUV与中型SUV之间的空档,全新君越则是对高端中型车和合资中大型车发起了冲击。通过跨级别的尺寸、性能、品质和配置,配合合理的定价,实现“上打下压”的成效。
全新英朗的出现则是看到了未来国内新车销量基数最大的仍是家用轿车主流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在市面上已经有了朗逸这样一个“销量王”后,别克仍然敢于推出全新英朗并与之直面竞争。事实上,英朗和朗逸的竞争简化了主流家用轿车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进一步提升了细分市场的集中度。
昂科拉作为国内合资小型SUV的开拓者,一上来就以精致的品质树立了标杆, “年轻,就去SUV”的产品主张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昂科拉即使上市多年,仍然始终位列细分市场销量前列。而在今年推出改款车型后,在设计、配置上更进一步,巩固了自身销量常青树的优势。
在逐步完成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车型布局后,别克品牌开始在新能源车型、个性化车型上施展手脚。“别克蓝”战略的发布是别克瞄向未来汽车电气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之举,而说到未来,“Avenir”子品牌的推出则更是看到了在汽车逐渐普及后,消费者精品化、个性化、专属化的潜在需求。这些举措让人看到别克品牌在着眼当下、面向未来的态度。
当国内车市步入缓增长的变革期后,消费者选车的理念在发生变化,消费升级也将在消费环境变更和情感代入需求的驱动下重新定义。只有真正把握住用户需求,基于产品品质为依托,加上品牌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才可能如虎添翼。
品牌、产品、服务、口碑,当这一切都聚齐的时候,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销量的增长。别克品牌在逆境时没有被打垮,反而通过对市场环境灵活的应变以及良好的服务等方式弥补产品线不足带来的挑战。而到了今天,别克品牌的竞争力已经不输任何同级对手甚至大部分已经领先时,花开结果的时机自然也水到渠成。
除了碾压合资B级车之外,豪华品牌真没你想的那么风光!
日本行|二十年17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从日本解锁岛国综合症,自主品牌能够学到什么?
双车战略还能玩多久?独家解读北京现代悦纳!
版权声明:
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改编,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想要了解更及时、更全面的车市消息,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AutoTong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