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砂的前世今生
坐落于郑州中原路华山路附近的中国第二砂轮厂,1953年由民主德国援建,占地800余亩,系国内最大的砂轮厂。1993年12月,中国第二砂轮厂成为河南省首家上市公司,更名为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原来风光无限的第二砂轮厂逐渐没落,仅剩几个车间仍在运行,但是二砂留下的德式老建筑群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2011年,这些老厂房被列入了郑州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2013年10月前后,一些本土艺术家陆续入驻二砂。从2014年开始,这里吸引了诸多媒体前往探访。媒体工作者多半都有些文艺情结,对这个地方十分推崇。慢慢的,这里就被称作郑州的798。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真正的798。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以每天每平方米3毛钱的低廉租金在北京酒仙桥4号的废弃厂房里,租用了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仓库作为雕塑车间,接受政府委托制作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群雕。雕塑工程完工后,翻模工罗海军续租了这个空间,把它做成一个向艺术家开放的雕塑工厂。因为这里的废旧厂房原名为798电子器材厂,就被称为798艺术区。
二砂的现状
2014年秋季时,我就曾去过二砂一次,当时是看了一些媒体报道后慕名而去,这次是第二次前往。二砂的入口在中原路华山路向南大约200米路西边,刚进去的时候,怎么都看不出来这里跟艺术有任何关系,因为道路两边全都是汽修和物流门店。
走过大约800米的入口通道再向左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低矮古旧的红砖厂房上缠绕着浓密的爬山虎,高大的法国梧桐树静静地矗立在道路两旁,废弃的车床,锈迹斑斑的管道随处可见,各种富有艺术气息的工作室、咖啡馆散落在厂区四周,让你觉得这里宁静却又生机勃勃。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二砂艺术中心。根据媒体报道,这个机构的主人姜山就是最早一批进驻二砂的艺术家。2013年初,他来到二砂时,就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随后,他从高新区的石佛村搬至二砂,在废弃的停车场上,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二砂艺术中心。
除了二砂艺术中心,这里还有摄影机构,有设计公司,有法式西点店,还有咖啡店。
在二砂漫步时,你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的美感。这些艺术家们化废为宝的能力让人惊叹。因为最困难的并不是在空地上建一座高楼,而是就地取材,修旧如旧。
这里遍地是绿植,还有一些古旧的家具看似随意的地摆放着,甚至有种进入别墅区的错觉。
这是梧桐商业摄影机构院内的一个小角落▼
在这里,你还能感受到的还有久违的院落之美,简简单单的几道铁篱笆隔成了一个小院。你还能看到挂着一嘟噜一嘟噜葡萄的葡萄架,鸡鸭在围起来的栅栏里满地跑。就像一个网友去过后说的一句话,“这种感觉总让我想起来童年,简单快乐温和。”
这里还有用水塔和烟囱改造的办公空间▼
首都博物馆河南分院还在装修中▼
其实,这两次去,人都不多,虽然有媒体进行了不少宣传,但它依然鲜为人知。但是,这种安静才是一个艺术中心应该有的氛围。
二砂存在的问题
二砂现在的样子,自然生长固然美好,但这种模式必然不能长久维持。仅靠这些满怀着理想的艺术家们,这个地方很难成气候。
由于基础建设和管理的缺失,你能看到遍地的垃圾,到处都是乱停乱放的车。由于没有整体规划,各种艺术机构与仓储中心混杂在一起。从入口一路走过来,你甚至会感觉这里是两个世界。
当然,二砂完全凭借自然生长形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往外出租的人才不管你是什么行业,你是做汽修还是做艺术,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有租金收就行。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混乱,二砂现在的租金相当便宜,大约每平方一个月的租金在20到30块左右,与一路之隔的中原万达金街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也算是给了囊中羞涩的艺术家们尽情生长的土壤。
如果想改变这这种现状,做到环境的整洁,产业的一致,必然需要引入商业运营和物业管理公司。但引入了专业的公司,租金必然不会再保持这么低的水平。
除了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工作室,这里还还衍生出了一个整合创意资源的机构——二砂创意BOX。二砂创意BOX成立于2014年10月,有点儿像现在比较火的众创空间,先由机构负责人出面租赁下比较大的厂房,然后再将其分割后分租出去给各个创意工作室,当然入驻的工作室的业态是会有所规定的。
用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优质资源,以统一管理的方式凝聚合力”。目前已入驻团队包括室内设计、定制摄影、建筑设计、高端婚礼策划、家居软装、时装定制以及创意咖啡等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多种业态。里面还设有大剧场、图书馆、会议室,既向各个工作室开放,也向大众开放使用。
二砂创意BOX也正是利用入驻的这些团队在业态上的相似和互补,来推出自己的活动。他们在7月份推出的新娘备婚创意派对就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既有婚礼策划、又有场地提供,还能提供摄影、试妆、mv拍摄,甚至还有咖啡和甜品。
这样看来,二砂创意BOX已经起到了商业运营公司的作用。提供对外出租,规定商业业态,建立产业链,整合资源,它甚至比一般的运营公司走得还要更远一些。
政府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二砂创意BOX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单凭这样的机构还远远不够撑起未来二砂的发展,或者说是担当不起官方和民间对二砂的期待。
其实二砂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最初是由官方提出的。2013年郑州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二砂废弃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2013年10月份,郑州市政府通过媒体传递意向,要在二砂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园建设。
虽然二砂现在看上去比较混乱,但其实一直有公司在运营。这个公司叫河南国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由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这个公司要做的事情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将白鸽厂区搬迁至荥阳;二是将原来的老厂区建造成文化产业园。根据之前的说法,白鸽集团将于2015年底搬走。
郑州本身就缺乏专业的商业运营团队,像这种独一无二的商业和艺术并举的文化创意园想要运营成功难度自然不小。河南国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就曾坦承,团队并非艺术界人士,如何吸引艺术机构,构建艺术氛围,并不在行。因此在前期定位工作结束后,国创置业将引入运营商,由运营商负责具体的招商运营工作,国创置业将和运营商共享租金、物业收入。
根据查到的一些资料,产业园的整体定位和初步概念性设计,已于2014年8月初完成。创意园分为文创活动区、艺术休闲混合区、文创商务办公区、中央绿色大道、文创配套服务区等,总投资约87亿元。创意园的建设起止年限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
按照这个批复,早就应该动工了。但是这次前去,并没有看到什么建设的迹象。也正因此,有人说这个项目估计没戏了。
但根据我查到的一些资料,这个项目其实一直在推进中。2015年6月,市委书记吴天君到中原区调研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7月22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秀山带队去白鸽文化创意产业园调研。从这次会议的报道上,我们能看出不少端倪,那就是项目的建设遇到了不少问题,以至于耽误了进度。
在最近公布的《郑州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公布》中,仍然有“研究推进白鸽厂区、郑州亚能热电厂等老工业建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字句。
从招聘网站上,我们能看到河南国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在招人。
二砂的未来与悖论
二砂完全凭借自然生长当然不可取,创意box的模式倒是值得借鉴。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产业一定不是政府想要的。二砂东边紧挨着中原万达,这块800多亩的土地价值几何相信不用我多说。这么金贵的土地到底要怎么操盘才能发挥价值?二砂现在全是低矮的厂房,容积率极低,改造后会保持这么低的容积率吗?
而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到底要的是税收,还是艺术的影响力,相信有关部门是哪一方面都不愿意放弃。鱼和熊掌如果想要兼得,这个地方必然变得面目全非。如果影响力真的做起来,资本必然会趋之若鹜,旅游的群众也必然会蜂拥而至。房租直线上涨,围观群众越来越多,艺术家纷纷逃离,这就是北京798的现状。二砂又如何能够避免前车之鉴?
大家都说郑州缺少艺术和文化的熏染,其实我们有7 Live House,有城市之光、纸的时代、书是生活等文艺书店,虽然还没有蔚然成风,但是艺术的种子已经逐渐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是这一届中央政府和民间共有的心声,合理开发利用城区的工业遗址,给市民一个能够寄托乡愁的地方,才是二砂真正的价值所在吧。
(完)
---------------------分割线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经许可后转载请在开始处按以下格式注明:
转自微信公众平台【郑州楼市】【微信账号:zzloushi】
总编微信(88371392) 长年为大家服务,欢迎投稿:88371392@qq.com
关注本公众微信号(搜索 zzloushi 或 郑州楼市)获取更多信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