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乘商并进以确保独霸在华市场老大地位
三十多年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政府和市场的给力下,如今助其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生产全系列化全品系乘用车和商用车,并长期占据欧洲市场销量冠军宝座和稳居于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翘楚地位,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以上。多年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系中国贡献的,因此在大众全球汽车版图上,中国所占的比重是决定大众汽车能否保住世界前三甲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大众在华市场占据全球销量的50%以上。作为大众在全球的“第二故乡”----中国市场正在用超过市场预期的表现助推大众走向更高世界的汽车舞台。
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009年制定的“2018战略”中,大众企图要做全球第一。目标是到2018年在中国销售400万辆汽车,美国市场承担80万辆的目标。这是一个足以彰显大众恢弘野心的全球战略目标,而其底气就来源于中国市场。为实现大众集团的全球“2018战略”,大众在华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卡车这一“短板”业务的突破不可或缺。
1994年颁布的中国汽车工业政策和2004年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每家外资企业在国内最多各拥有乘、商两家汽车合资名额。已经在乘用车方面拥有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的大众汽车集团,再投资建立一家重卡合资企业也是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在华再成立一家合资商用车企业对于大众汽车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肯定会更有利于其在华市场的未来发展,并同时与美、欧、日、韩等世界汽车烈强抢夺在华商用车市场份额。
当前在中国重卡市场,只是除一汽解放尚未进行合资外(轻卡已与美国通用合资),中国重汽与德国曼恩、东风汽车与瑞典沃尔沃、北汽福田与德国戴姆勒-奔驰、上汽红岩与意大利依维柯、江铃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江淮汽车与美国纳威司达、广汽集团和日本日野,四川南骏和韩国现代都已建成了国际性的战略联盟,重卡行业在华合资合作版图已基本形成。如果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汽车版图中缺了中国商用车板块,将会失去三分之一以上的全球销量。大众必须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卡领域给竞争对手施以强大压力,保持住斯堪尼亚和曼MAN在该领域内的强势地位。
大众汽车公司将斯堪尼亚和曼纳入麾下后,大众品牌商用车将与斯堪尼亚和曼组建强化大众汽车集团的商用车联盟,正式具备了今天在华、东欧、印度和南、北美市场上向沃尔沃、戴姆勒-奔驶、福特、佩卡和纳威斯达叫板比肩的资本,在全球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卡车领域给竞争对手施以强大压力,保持住大众、斯堪尼亚和曼在该领域内的强势地位,而中国市场首先是极其重要的成败性关键市场。所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去年曾表明:“欢迎中国股比开放,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在重卡方面建立一个合资企业进行国产,不过还处于初期的预研究阶段。”大众集团商用车业务执行董事利夫奥斯特林(Leif Oestling)日前表示,将提升旗下大众商用车、斯堪尼亚和曼品牌在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的表现,应对业务下滑的颓势,并考虑在中国组建卡车合资公司,以推动在华业务增长。
当下大众汽车鲸吞之意图携乘用车并挟商用车全面全领域地覆盖中国汽车市场之前,其扩张之手也早已伸向美国市场,欲收购纳威司达部分股权,剑指戴姆勒,并以此作为打开美国商用车市场的敲门砖,以加速进入美国重卡市场,在北美卡车巨无霸比拼中找到平衡。美国重型卡车市场主要由戴姆勒旗下的Freightliner、沃尔沃旗下Mack、纳威司达旗下International和Paccar旗下Kenworth和Peterbilt等几家商用车制造商所占据。
与此同时,德国大众公司在全方位占据中国乘用车各细分市场之后,下一个战略战术目标肯定就是商用车领域,特别是锁定性价比最高的重型卡车市场。可以肯定的是大众商用车不久的未来将携曼恩和斯堪尼亚后来者居上,预期随着大众汽车商用车的进入,曼恩MAN已经成为急先锋并与中国重汽合资在华设厂,斯堪尼亚或许晚一步进入。由此可见,以商用车后来者大众将携与曼恩MAN和斯堪尼亚以及本身的重卡品牌,在华将与戴姆勒-奔驰、沃尔沃、福特、通用、现代、纳威司达等国际商用车巨鳄展开另一番的撕弑。此外,大众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华通吃战线将延伸至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各车型品系,与本土乘用车与商用车自主品牌展开全方位全领域的血拼交锋。
三十多年前,大众汽车公司凭借独特的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将桑塔纳、捷达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大众在中国市场建立了深厚的品牌认知,大众品牌汽车成为质量上乘的标志代表,也成就了大众汽车公司除了直接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外,更是在中国市场最大的收获。然而众所周知,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与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多年排名第一,在商用车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业务。但通过曼恩和旗下的另外一家卡客车子公司瑞典斯堪尼亚,大众在中国的重型商用车领域瞬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2004年斯堪尼亚自开始在中国出售进口卡车和客车,并于2007年与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开始进行商务合作,通过引进斯堪尼亚原装K系列客车底盘,联合开发设计全新豪华车身,共同打造斯堪尼亚·海格A90系列客车。
2009年,曼与中国重汽签订协议,斥资60亿港元收购中国重汽25% 1的股份,同时就技术转让与中国重汽签署了技术引进许可协议。另外,陕汽的德龙F2000及后者F3000重卡系列产品也是通过其与曼在2004年签署的F2000重卡技术转让协议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曼也向宇通、青年和黄海客车等也曾提供过卡车客车技术。
2011年,斯堪尼亚通过与中国第一家外方独资汽车金融公司-大众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开始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金融信贷服务。预期大众品牌重卡在华商用车市场走的第一步有可能是通过曼恩或斯堪尼亚多年来苦心经营并成功建立的销售网络来销售大众品牌的进口商用车,包括重卡和轻型客车。再下一步也可能就是斯堪尼亚品牌重卡(客车)或大众品牌重卡(客车)直接在华建厂,进一步实施母公司大众在华的本土化战略,大众在中国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市场的角色和话语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强调,增加车型国产化的原因主要是为迎合中国日益增长的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购车需求。进一步的重卡合作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乘用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未来将把重点放在商用车市场的开拓上,第三家商用车合资企业锁定在中国重卡市场,已经调整在华商用车战略思维与战术行动,不想错过未来在中国重卡市场上分一杯羹的机会。况且中国重型卡车市场年销量有着上百万辆的市场需求容量机会还尚待挖掘中。由此可见,随着中国重卡市场需求在向“高、大、上”产品上转变,所以大众汽车公司其目标十分明确,瞄准中、高端重卡市场,欲再建卡车合资企业一在情理之内更在必然之中。
瑞典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兼任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墨池先生认为:“在国内市场上99%的重卡价格低于35万;而进口车都高于80万。这些合资产品大概是60万左右,不然你无法应用先进的技术。问题在于,客户明年为什么要选比现在高一倍的卡车?要看这些汽车厂是不是做投资者的教育,我希望他们是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大家来教育这个市场。”
中国的物流支出消耗了20%左右的比例,而欧洲只有5%,中国运输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效率,而运载工具向高端化发展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国需要构建强大的物流系统与中、高端重型卡车,这对于起了一个大早大的大众公司来说,赶了一个晚集的大众商用车来说,无毋庸置疑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礼。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是否能掌控此次“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汽车业界将继续拭目以待。
附文:大众汽车(Volkswagen)简介
大众汽车(Volkswagen)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Volks在德语中意思为 “人民的汽车”。大众旗下品牌:大众、奥迪、西亚特、斯科达、布加迪、本特利、兰博基尼。
大众汽车由波尔舍创建于1938年德国的沃尔夫斯堡。1934年,波尔舍向德国政府提出一分为大众设计生产汽车 建议书,建议被批准后,波尔舍组建了一个由34万人入股的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年产量100万辆。沃尔夫斯堡的 “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问世,但仅生产了630辆就因二战停产。二战后,大众公司划归西德政府汽 车生产有逐步恢复。由于“甲壳 虫”车价格低廉,这种汽车很快风靡德国和欧洲,1981年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 2000万辆,打破T型车世界记录。随着“甲壳虫”的畅销,大众成为强大的世 界汽车生产集团。
大众汽车同中国政府1978年举行首次谈判后,双方于1984年合资建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的合作。现在华企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大众汽车(上海)变速器厂。目前,大众在华产销汽车已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