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读了7年国际贸易,又从事了7年与外贸人相关的工作。在跌宕起伏的外贸江湖中,听闻诸位大神的传说,传说他们月薪百万,他们逢单必下,他们在工厂、买家之间游刃有余,他们指点一批批菜鸟攻城略地……他们的成功、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状态,令无数外贸人向往。有幸与一些大神相遇,知道他们的封神之路,是历尽千劫,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相信读者朋友们,不但关注他们的外贸业务,也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本身。自《焦点视界》55期起,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近这些外贸大神,去遇见他们的人生。
首期嘉宾——本叔
本叔是外贸专称,原名朱子斌(Ben)。前世界五百强亚太区采购头目,熟稔外企采购法则,现香港恋色巧克力总帅,独立摸索出小众产品创业真经,亦是本叔BE项目创始人,教外贸人如何用邮件取胜买家。15年职业生涯贯穿四家外资三家跨国巨企,精于采购、商务英语,熟悉供应链,善于客户沟通以及产品开发。
本叔不止是一位外贸人,他同时有三个角色:老板、爸爸和自己。他是一个特别有才而又敏锐的人,之前在《焦点视界》杂志已经陆续发表过多篇干货,在此不表。今天想带大家认识的,是一个好玩的本叔。以下是焦点视界与本叔的对话。
焦点视界:本叔,给我们讲一下您的人生经历吧,可以从出生起说起呀。
本叔:我77年出生在香港,算是典型的「屋村仔」,在香港公屋长大,天主教学校接受教育,一直很普通地完成学业,99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毕业。之后很快就在一家港日合资的工厂上班,学习了很多跟工业有关的知识。之后我进了第一家500强企业,美国的3M公司开始了采购工作,这样一做就是10年。之后在数家欧美500强企业从事各种不同的采购岗位,直至2013正式「落草」去创业。
焦点视界:记得您之前写过系列文章《假装在500强》,有哪些深刻的体会?外企和中企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本叔:在500强最老生常谈的,就是我们都是小螺丝钉。不管你是哈佛的还是谁的,你只能在你份内做事。纵使都在叫着口号说鼓励员工多走一步,但好像没看到谁做得好。外企要学习讲道理(故事)而不只是做实事。Sad fact, 但写好一封报告电邮可能比你解决那个问题本身还更重要。满怀热血想在外企出头的年轻人恐怕会对这样的环境失望了。不过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摸顶。外资公司的机会都是留给外国人的。
焦点视界:怎么想起创立Luxor巧克力?它的定位是什么?如何成为明星的婚礼御用巧克力?
本叔:离职500强后我和一法国哥们开了一家采购顾问公司,服务行业工作很累做做觉得意义不大,想做些更有意义的生意。当时跟家中长辈聊了一下,叔父辈做的是食品和中成药有关的生意,而我自身强项是跟老外打交道,两件事顺理成章便是「进口食品」这门生意了。很幸运我在意大利很快就找到这种「非主流」的巧克力,味道甜外型特别但单价不低,再了解下发现原来这是另一种类目的巧克力,在亚洲除了M豆以外没太多人在做。当时我就觉得这产品相当小众,有一定市场,可并未立即想到好的定位。可是买回来后却在原本的渠道上卖不出去,卖的员工也不去花心思想怎去解决 。时正夏天,三吨巧克力在仓库天天开着空调等着,我的心都急死了。后来我认真想想再定位,有什么市场,比较不介意非主流口味(欧洲都很甜)又对颜值特别有要求?嗯,婚庆。Luxor有今天的小成,就是在对的方向努力的结果。
我们第一次出现在名星婚礼就是在Angelababy的甜品桌上。由于我们颜色多彩,又能在巧克力上刻上新人的Logo,这样的巧克力相当特别,经朋友的穿针引线下有幸出现在现场。作为香港品牌,香港明星的婚礼我们都全力以付。大家熟悉的胡杏儿和杨怡都以Luxor作为主要回礼。今年夏天安以X婚礼也选中我们作为国内亲朋好友的伴手礼,香港歌星谢安淇女儿百日宴回礼。。。。慢慢Luxor就给人「明星御用」的印象了。(笑)
焦点视界:如何看待小众产品?如何看待创业?
本叔:比起十年前,无可否认今天的创业机会少了。但每次听到年轻人说觉得已经无创业机会时,我都不能认同。成熟经济如香港,依然有人在创业有人成功,国内怎会没有呢?只是,大的市场都有大户在玩了,我辈普通人根本不易进入。今天你不可能开个超市去跟Walmart竞争了,互联网创业圈都在问「要是企鹅也做你的产品你咋办?」之类的问题。那么机会在那里了?我的答案是小众。我认为有两种生意是不太多人想做的:一,赚不了快钱的生意;二,很难做,难到不想做的生意。别说风投,就连一个正常人都兴趣不大的,都是竞争不大的好生意。难不难?当然难了;ROI高不高?很难说看你的小众是什么;能成功吗?比大众主流生意靠普。这是我对小众生意的理解。这种生意不适合心高气傲的创业小英雄,比较适合不爱跟别人竞争的人,例如我。
焦点视界:如何做一个放得开的CEO?
本叔:我总觉得,作为一个CEO我是不太合格的。即使多年素养都是往职业经理人的方向走,但我却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适合。想我大射手,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勉强什么搞管理呢?人贵自知,我还是做另一种style的CEO吧。事实上,Management 和Leadership 之间是有很大的分别的。好的manager和好的leader一样重要。我自问有点感染别人的天赋,那不如就好好发挥,把管理这件大事交给可靠专业的伙伴,并且信任他。信任别人做自己搞起来的生意是很难的,但必须要学会放手,也得接受事情不一定往自己定好的方向发展,真的十分不容易。可每次我见到那些一把年纪还事无大少都得过问的老板,我就会兴幸自己的这个选择。做个放得开的CEO,与其说是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选择吧。
创业和守业所需要的技能很不同。一个会创的人不一定会守。我很难想象维珍那个放荡不羁的老板能定心下来管理业务,同样我们也听过很多企业高管自己创业却失败告终。我的选择是创了业打了开头,找对的团队,然后分好钱,慢慢做个安静的投资人。
(本文刊载于焦点视界第55期,谢绝转载,多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