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扮靓度假区。 记者周密摄
经过24年的快速发展,度假区成为广大市民亲近滇池、享受生活的必达之地,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大渔婚博园将呈现一个集新兴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为一体的异国风情园。
度假区进区标志。
记者李海曦摄
24年前,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度假区”)以20万元起家,在资金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区发展蓝图;24年后,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生态品质不断提升,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发展环境和谐稳定,已经成为成为全市生态最优美、交通最顺畅、环境最宜居的地方之一。
这其中,是度假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积极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加快实现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突破,成功打造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康体休闲度假”两大特色品牌,也让度假区在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别具一格。
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度假区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经济社会发展令人瞩目。
来自度假区2016年经济工作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7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13.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13.1%;财政总收入完成3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8.2倍,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8倍,年均增长16.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17.3%;实现服务业总收入45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9倍,年均增长13.4%,其中旅游收入完成1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10.6%。
不仅如此,度假区五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度假区”、中国旅游厕所革命10大先锋、中国养老养生示范基地、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街道、云南省“农转城”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区、云南省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资先进单位、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特别是度假区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为核心、“D帆船”集体商标营销为支撑,把品牌建设理念贯穿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吸引更多海内外客商到度假区投资兴业。
如今,度假区海埂片区设施配套更加成熟,大渔片区交通路网正在完善,辖区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度假区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度假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度假区实现产业增加值423.8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99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度假区财政总收入达到98.6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其中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9.1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66.6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06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成为千亿元园区。
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罗建宾表示,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度假区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分解、科学制定各项工作措施,按照“1238”工作思路,通过深化改革与发展,继续推进全域城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创意和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最终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确保“十三五”开门红。
抢抓机遇 主动融入
打造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访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罗建宾
今后的五年,是度假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云南省在国家发展和开放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度假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对此,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罗建宾接受了本报专访,就度假区如何抢抓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全面解读。
记者:建区24年来,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您如何看待这些成绩?
罗建宾:24年峥嵘岁月,见证了度假区艰苦创业、奋发拼搏的光辉历程。1992年10月4日,全区以20万元“起家”,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短短24年间已经在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品牌。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度假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面对经济新常态,主动抵御经济下行的冲击,科学应对安全维稳的挑战,坚持“规划引区、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兴区、文化活区”发展战略,坚持“1238”工作思路,深入践行“团结、务实、创新、奉献”度假区精神,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记者:继获得2014“美丽中国”十佳度假区称号之后,度假区在第五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获评为“2015年中国旅游厕所革命先锋TOP10”,这些荣誉对度假区推进旅游业发展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罗建宾:度假区接连获得2014“美丽中国”十佳度假区称号、2015年中国旅游厕所革命先锋TOP10”等荣誉,是行业内对度假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也是我们主动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践行“团结、务实、创新、奉献”度假区精神的结果。
同时,也得益于省旅发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高新、经开、市旅发委等兄弟单位以及驻区单位、投资开发企业、建设施工企业、合作金融机构和纳税人的大力支持,凝结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勤劳和智慧!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游客量的增长和全域城市化不断推进,现有旅游厕所不适应、不能满足旅游发展需要,已成为度假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度假区旅游形象。我们今年将新建11座厕所,实现数量充足、管理有效、满足游客需求的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度假区旅游服务新形象。
今后,度假区将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绿色引领的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之路。加快度假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度假区绿网建设,建设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开拓生态旅游市场。
记者: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严重。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
罗建宾: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度假区紧盯目标任务,主动应对各种挑战,各项工作按时序要求稳步推进,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也取得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但成绩背后喜忧参半。
在指标方面,3个指标与去年同期持平,1个指标出现小幅下降,另外3个指标降幅较大。究其原因,有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旅游总量不大、主体税种增长乏力、产业支撑不足等客观原因,但也有主观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度假区各责任部门也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切实加以解决。
在当前稳增长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下,度假区干部职工将紧盯目标、迎难而上,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开发建设上,以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记者:此前,国家已经明确了云南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昆明作为战略支点的先行者,度假区如何抢抓机遇,在“十三五”期间再创辉煌?
罗建宾: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前所未有。
同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度假区更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挑战,争取发展先机;进一步抓住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赢得发展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动改革创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实施“规划引区、产业强区、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文化活区”发展战略,围绕“1238”工作思路,践行“团结、务实、创新、奉献”度假区精神,以树品牌、强产业、创生态、重服务为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版稿件由记者缪亚平报道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