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桐古堡
木桐酒庄闻名与老庄主菲利普·德·罗斯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的誓拔头筹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风格分不开,特别是他持之20年的努力,最终实现将木桐酒庄升级为顶级葡萄园庄。
此外,开发品牌酒,兼并法国酒庄,在美国建立合资酒庄,将他的葡萄酒事业从一个酒庄发展成拥有系列品牌的企业。菲利普男爵本人生活也丰富多彩,精通文学、戏剧和艺术,是位诗人、当过导演,还玩赛艇和赛车,堪称波尔多的传奇人物。菲利普的女儿菲丽嫔·德·罗斯乔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 女承父业,将以男爵名字命名BPR公司(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简称BPhR)壮大为世界级葡萄酒企业,也是波 尔多的传奇人物。
品鉴记录
木桐酒的风格比较另类,风格介于拉菲和拉图之间,特别是它的酒香十分独特,带有浓烈的咖啡香味,喜欢咖啡的朋友会特别钟爱。
在一些较优的年份,木桐酒的酒体相当丰厚,且回味悠长,酒质纯净,没有杂质,给人很优雅的感觉。
但如果碰上较差的年份,酒的风格会变得平庸,毫不突出。木桐酒缺乏稳定性,好的时候给人以惊喜,不好的时候又很平庸,因为这种特性让酒客们对它又爱又恨。
古堡所在地
波亚克(Pauillac)
波亚克是上梅多克地区最著名的酒村,拥有1190公顷葡萄园,大部分的葡萄园位于最精华的深厚砾石圆丘上,最适合赤霞珠的生长。波亚克的红酒有着庞大结实的骨架,单宁强劲饱满,口感厚重,需要超长的时间陈放才能够驯服,不同于圣爱斯泰夫地区的艰涩,波亚克的酒是雄壮中兼带着细致的风格,如同一座气势辉煌的城堡,但其中的每一块砖,每一个城垛都是精雕细琢的。波亚克聚集着众多的明星酒庄,五大一级庄中的三个都在波亚克村中。
木桐古堡的历史沿革
1853年
纳塔涅·德·罗思柴尔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希望能用自家的葡萄酒招待贵客嘉宾,于是在拍卖会上买下了帕讷-木桐酒堡。酒堡位于梅多克中心地带的波亚克村,从此更名为:罗思柴尔德木桐堡。
1924年
纳塔涅男爵的重孙,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于1922年接手掌管酒庄。两年后,他强制推行“酒庄内装瓶”,此前,酒庄出产的葡萄酒都是装在橡木桶里出售给酒商,由酒商装瓶。同样在1924年,菲利普男爵邀请让-卡吕为木桐酒绘制酒标,但这一创意显得过于超前,当时未能延续。
1926年
酒庄内装瓶的决定,使得酒庄被迫扩充自己的储藏能力。1926年,木桐堡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大酒窖”,长100米,由建筑师查理·西克里设计。
1933年
钟情于梅多克的菲利普男爵,在1933年买下了一家位于波亚克村的小酒业公司。为了给公司一个美好未来,他用自己的名字“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为之命名并延续至今。该公司主要出产并销售“木桐嘉棣”(Mouton Cadet)葡萄酒,这个品牌创建于1930年,今天已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波尔多AOC法定产区级葡萄酒。
1945年
为了庆祝盟军胜利及自己重返故乡,菲利普男爵邀请艺术家菲利普·朱利安为木桐酒绘制酒标:象征胜利的“V”字成为酒标,取得巨大成功。自1945年起,木桐堡每年都邀请一位当代艺术家,采用其原创艺术作品,专门为木桐酒绘制酒标。
1962年
安德列·马尔罗,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为葡萄酒艺术博物馆开张剪彩,建立博物馆的创意来自菲利普男爵及其第二任妻子包丽娜男爵夫人(Baronne Pauline)。博物馆位于大酒窖旁边,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与葡萄酒和葡萄种植有关的珍贵展品。
1973年
经过菲利普男爵长期不懈的努力,木桐堡终于晋升一级酒庄。在1855年分级时,木桐堡曾被不公正地排除在一级庄外。根据时任法国农业部长希拉克先生所签署的命令,木桐堡终于正式成为一级酒庄,事实上,它早已具备了一级庄实力。
1988年
菲利普男爵仙逝,其唯一的女儿菲莉嫔·德·罗思柴尔德女男爵继承了这一宝藏,她和三个孩子卡米尔、菲利普和朱利安共同继承了巨大的财富,连同巨大的责任。作为知名演员,菲莉嫔女男爵毅然决定,结束演艺生涯并继续父亲的事业。她成为家族公司“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股份公司”(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的监事会主席。
2012年
在舞台置景师理查·贝都西和波尔多建筑设计师贝尔纳·马杰尔的共同设计和监造下,一座富丽堂皇的发酵车间于2012年在木桐堡正式投入运营。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科技,还特设了一间面向葡萄园的品酒厅。
2014年
菲莉嫔女男爵与世长辞,此前,她将家族公司及酒庄打磨出璀璨光泽,并为世人留下了一座经历扩张及现代化的木桐瑰宝。今天,她的三位子女——卡米尔·赛雷斯·德·罗思柴尔德、菲利普·赛雷斯·德·罗思柴尔德和朱利安·德·博马舍·德·罗思柴尔德成为酒庄的共同拥有者,延续由母亲划下的精益求精之路。他们以同一目标为导向,卡米尔和朱利安立于出任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的菲利普的身侧,三人紧密合作,确保这家杰出一级名庄在管理方面的成功。
木桐的酒标
作为法国波尔多五大酒庄之一,木桐酒庄最大的特色恐怕是自1945年起,每年都会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副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装饰,而这也已经成为木桐酒庄的标志之一,也是其精明营销手腕的一个代表,是菲利普男爵在经营酒庄中的一大壮举。以下是部分酒标:
↑
1924年,也就是菲利普继位的第三年,他首创了酒庄瓶装线。为纪念首次灌装成品葡萄酒,菲利浦特意请当时著名的立体派画家让·卡吕(Jean Carlu),为该年的木桐葡萄酒创作了一幅作品,并放到了酒标上。让·卡吕的画,用粗旷的手法绘出菲利普男爵家族五支箭头的族徽、木桐酒庄,还有木桐酒庄的象征绵羊。这个酒标一直延用到1944年。
↑
1945年—二战胜利之际,Philippe de Rothschild决定更改本年度的酒标来庆祝同盟国的胜利和重获的和平。他将此事委托给一位无名的青年艺术家菲利普·朱利安(Philippe Jullian,1921—1977)。朱利安作为设计师已崭露才华,后来成为成功的戏剧家。他提交了好几幅草图,本幅是以著名的“V代表胜利”为基础,丘吉尔在战时始终用这一象征鼓舞自由力量。1945年份的酒标是爱好者眼中的经典。至此以后,每年木桐庄都请来著名艺术家为当年的酒设计酒标。
↑
1955—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是为木桐酒标作画的第一位大师级别画家,他和毕加索同为立体派的创始人。1913年拼贴画的出现使他运用更明亮的色彩。他后来的作品变得更富比喻意味:裸体像、风景画、静物,都是粗扩、扫动的曲线勾画并采用强烈的色彩。雕塑、彩绘玻璃及珠宝设计都为他增添了声誉。他为木桐绘制的1955年酒标,是按印刷的标准尺寸绘制的,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简练赞美了高贵的美酒。
↑
1973—1973年属于伟大的毕加索。这一年,是波尔多地区葡萄酒的平凡之年。但这一年的木桐酒却因两年后毕加索的去世而被红酒爱好者竞相收藏。在古希腊神话中,每年春天葡萄开始发芽都举行“酒神祭”,毕加索的这幅画就是描绘酒神巴库斯与众神和女徒饮酒狂欢的情景。菲力普男爵买下这幅35×35cm的画本来就是想做商标,但当时毕加索不同意,直到1975年毕加索死后,才得到他女儿的同意,在1973年份酒的商标上使用。
↑
1993—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法国当代著名画家,1908年出生于巴黎。他一生从未进过艺术学院学习,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始终不渝的艺术信念而获得成功。在现代派艺术大行其道的西方,他始终不向时尚妥协,坚持用写实的手法表达自己作为现代画家的真实感受,他的人物画、静物画和风景画,都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思考和描绘的产物。Balthus为木桐创作的1993年酒标,使用了他作品常用的主题:一个有着成熟眼神的少女,有着不同寻常的优雅。人们可以感受到事物的内心世界,在凝视画布的那一刻在心内感受到一丝永恒。
但也因此被美国烟酒枪械爆炸物管理局(BATFE)禁止上市。 当时有人建议酒庄主人更换标签,但当时的酒庄主人 - Philippine女爵 (Philippe男爵的女儿)坚持不换,因此当年在美国上市的年份酒是和其他市场不同的版本,其标签以空白取代原本裸女的位置,但此举反而引起收藏家的竞相收购两个不同的版本,使得93年的酒价上升不少。这个换标签的特色导致在拍卖会上,木桐酒庄的酒比其他四个未每年更换标签的一级酒庄更为昂贵也更有收藏价值。
↑
2000—当年的酒标是木桐堡酒庄纪念千禧年的特别版。庄主菲利嫔女男爵特地从木桐堡葡萄酒艺术博物馆挑选了一个16世纪镀金奥斯伯格羊(Augsburg Ram)的小雕像作为当年的主题。2000年木桐堡酒瓶没有贴酒标,而是由技艺精湛的工匠运用先进的镀金技术直接在玻璃酒瓶上刻了这只羊的形象,使得整瓶葡萄酒成为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
2003—众所周知,自1945年以来,木桐堡酒庄每年都会邀请一位知名的画家为木桐堡酒设计酒标。木桐2003年佳酿更是一个期待,因为这将标志着一个酿酒家族五代人经营木桐酒庄150年的历史。1853年5月11日,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英国分支血统纳撒尼尔﹒罗思柴尔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正式拥有了木桐罗思柴尔德男爵酒庄,从1853年到2003年已经有150年的时间。为表达敬仰与缅怀之情,现任庄主罗思柴尔德菲利嫔女男爵决定将酒标的全部内容都用于描述那个历史性的年份和纳撒尼尔﹒罗思柴尔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木桐酒庄的第一代主人。标签的背景显示了当年契约转让酒庄合约的部分内容,这份合约至今仍妥善保存在木桐葡萄酒艺术博物馆,象征着罗思柴尔德男爵家族和伟大的波尔多葡萄酒几个世纪以来故事的起始
↑
2010—美国著名雕塑家杰夫·昆斯 (Jeff Koons,1955年- ) 设计,他的设计结合了“维纳斯诞生”(庞贝古城的一幅壁画),图中描绘的是手持酒杯的维纳斯女神卧于贝壳之上,太阳之下的轮船正渐渐驶向一款精致的葡萄酒。
↑
木桐聘请韩国画家李禹焕(Lee Ufan)为其设计2013年份正牌葡萄酒。李禹焕采用简约的紫色和红色作为酒标图案。木桐酒庄表示:“(该酒标设计的)色泽由浅紫色渐变为浓郁的红色,寓意为伟大的葡萄酒需在酒窖中耐心地等待以释放其迷人魅力。”
近期动向
2016年1月26日,朱利安·德·博马舍·德·罗思柴尔德首次前往日本和韩国,展示为2013年份罗思柴尔德木桐堡酒标而绘的原创作品。
继十月邀请艺术家前来罗思柴尔德木桐堡,在亲密氛围下为自己的大作揭幕后,让作品顺着作者在亚洲的足迹而巡游的想法应运而生。这也成为葡萄酒与艺术的一个辉煌时刻,在它们二者与它们相遇的地点之间建立起了一段真正的对话。如此诗意又如此极具创意的旅程本身就是一种魅力文化的载体。
“如果他没当艺术家,那么他一定会选择酿酒师职业:他热爱名酒”,朱利安·德·博马舍·德·罗思柴尔德说道,“他马上就同意合作,完成一副原创作品,并将之献给木桐。他此前就听闻过这一传统,还有这套艺术家的绝世藏品。对他来讲,艺术与美酒的联姻天经地义。
亚洲行期间,罗思柴尔德木桐堡的业主们——卡米尔和菲利普·赛雷斯?德?罗思柴尔德及朱利安·德·博马舍·德·罗思柴尔德一直忠实于外祖父和母亲菲莉嫔?德?罗思柴尔德女男爵(1933-2014)传下的绝世名作。菲莉嫔生前就喜欢四处行走,让大家认识她的葡萄酒。日本和韩国不仅有着吸引她的独特文化,也是两大不容错过的市场,能够遇到学识渊博的爱好者们。这次的作品为葡萄酒、为伟大的艺术家、为他对色彩的天才运用,献上一道永不磨灭的敬意;巡游会面更是让这座一级名堡的座右铭——“木桐不变”亘古永存。尽管木桐仍会与时俱进!
吉夫海外购
全球直采
跨境体验
精品汇聚
极致享受
长按下图二维码,开启优品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