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古至今出现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王朝,其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起点应该是历代开国皇帝起点最低的。朱元璋在位时间31年,可惜自己的大儿子英年早逝,只能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继承地位,可是四子朱棣不甘心做一方君王,发动篡位。为什么朱允炆会打不过朱棣呢?朱允炆应该把朱棣叫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朱棣?
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朱棣?
第一个原因:朱棣有帝王的才能,他有预谋。他仅以800人在北平杀退好十几万人可见其雄才大略
第二个原因:朱允炆过于宽政。他派的大将去打了败仗竞然不处份!(所谓的仁心)他并不软弱在位时可以说兢兢业业,但政治经验不足。
所以,就看这两个方面就可以知道,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的。
朱允炆应该把朱棣叫什么
朱棣是朱允炆的四叔。
朱棣1360~1424,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张玉、朱能、谷允、陈亨、盛庸等都是朱棣麾下良将,但战场上最彪悍的将领还是朱棣本人,靖难中最大规模的六大战役都是他自己亲自披挂上阵的。至于谋臣,最著名的当然是那个和尚,姚广孝。
朱允炆1377~1402,相较于朱棣而言,朱允炆是典型的长于深宫,养于妇人、阉宦之手的二世祖——看看明代仁宣之后的帝王素质和作为,可以看出帝王专制巅峰时期的皇宫培养出来的皇子是什么样的——朱允炆也可以算是明代昏庸帝王的一种代表。有些抱负,也知道结症在何处,但是性格中的软弱和优柔,让他缺少作为皇朝二世必须的魄力。
他继位后所处的环境和汉景帝有点像,藩王势大又蠢蠢欲动,削藩无异于玩火,汉景帝好在有个周亚夫,还有满朝忠于他又能力出众的臣子,而且汉景帝的削藩是在经过了文帝朝二十多年的准备。
朱允炆却是在威望不足,准备不充分的状况下,听凭两三个迂腐的旧东宫文臣去削藩,朝廷中经过朱元璋三十载对功臣的血洗,已经没有良将谋臣帮他卖命,所以他去打一直在北平厉兵秣马的燕王本来就是种错误。所以,朱允炆输给朱棣是必然的。如果他能循序渐进,坐稳那把龙椅再扫平诸藩,说不定还有一拚之力。
最关键一条,却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差距。
朱允炆和父亲朱标比,好些地方很相同,比如对老师很敬重,对长辈很孝顺,对臣子很宽厚。都是大臣最盼望的仁君类型。但骨子里的东西就差远了,朱标外表仁慈,内心却坚定刚强,换成朱允炆,这条恰恰相反,内心总比外表还软。先天差距摆在这,后天教育又不给力。于是“仁明果决”四字要求,朱允炆最多也就第一条沾边,其他三条完全不靠边。
等到继位称帝,对决朱棣,这能力的差距,便暴露无遗。不客气说,他输给朱棣,除了朱棣能耐强外,也实在因为他太弱。
这团队有多强大?就说留下的开国功臣,郭英和耿炳文,都是明朝开国战争中的大神级人物,一个能攻一个能守。水平比朱棣强不强不好说,但配上朝廷强大的军事资源,打起来只强不弱。
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同样是继承其父能耐的军事人才。文官里更有强人,卓敬就是眼光卓越的战略家,当初朱允炆要削藩,他提出不要硬削,可以用养老的名义,把朱棣从边境藩镇迁到内地,既不伤和气又解除他武装。朱允炆觉得太麻烦,果断表示不干。他不干,但朱棣干,后来朱棣造反成功,也要削藩,就照着卓敬的法子来,北部边境手握重兵的各路藩王,不动声色轻松全削平。
这么多的牛人,朱允炆不是不用,就是用不好。朱棣刚开始造反,朱允炆先派了耿炳文出战,刚把朱棣打的叫苦连天,朱允炆却嫌打的慢,果断换上传说中的名将李景隆,然后战局果断逆转,几十万人被朱棣十几万人打的稀里哗啦。最后朱棣兵临南京,也是这李景隆吃里扒外打开城门,提前把朱允炆出卖。
而朱允炆身边最依赖的几位文臣,比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出名的有学问却也出名的蠢,当初削藩的时候,这几位放着实力强大的朱棣不削,专挑没实力的乱削,既惹了众怒,还给了朱棣充足的战争准备时间。后来战争开打,更是败笔连连,齐泰身为国防部长,朱允炆问他战略规划,他回答说我们是天子之师堂堂正正,不用规划也能赢。黄子澄推荐了草包李景隆,本来还是相持的战局立刻大败涂地。这样几位只适合文化工作,军国大事眼高手低的角色,朱允炆却从头信任到尾。若不是三人最后壮烈殉难,真和朱棣派来潜伏的差不多。
朱允炆应该把朱棣叫什么
朱棣是朱允炆的四叔。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可以说来路不正,属于谋反篡位。因而朱棣一生都很难走出朱允炆对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
朱棣刚登基,就对外宣布了朱允炆已经被火烧死的消息。而事实上,这只是朱棣的一个策略,他要根绝任何打着朱允炆的旗号起兵造反的情况出现。而朱棣本人坚信朱允炆还活在世界上,或者说,在没有看到朱允炆尸体之前,朱棣都心存这样一个假定。
其实,朱棣并没有一定要他的侄子死。只要朱允炆乖乖的宣布退位,并且永久不生叛逆之心,朱棣就可以放他一条生路。攻破南京的时候,朱棣也心念亲情,给了朱允炆一个机会。军队都打到皇宫里了,那时朱允炆还在皇宫,朱棣命令军队不可随便攻打进去。朱棣这么做,明摆着是不想将朱允炆逼死。可是,朱允炆选择了一条很折磨人的道路,放一把火把皇宫烧了,连他自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得不说,这叔侄二人就是一辈子的冤家。朱允炆自从幼年登基,就视朱棣为最大的威胁。因为朱棣,朱允炆在位的几年始终都心怀不安,
担心叔叔势力一天天壮大威胁到自己。
后来,朱棣首先撕破脸,靖难之役一打就是好几年,他天天都在盼望着前方胜利的消息,可是等待终于成空。而朱棣,自从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位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内心纠结。他同样天天都在盼望着派出去的人能够带回一个消息,或死或者是活都可以,只要有人能明确告诉他,他才能安心。可是,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他还要担心哪天突然冒出来一个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统治。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